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0 23:16:58

2012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髋关节检查法

  1.望诊
  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髋的前、后和侧方,有无畸形和肿胀,肢体有无伸长或缩短,肌有无萎缩。同时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是否存在异常。
  2.触诊
  检查压痛点,是否有肿胀和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挛,是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
  3.动诊
  下肢伸直,髌骨向上,即中立位,为0°。屈曲l30°~140°;后伸l0°;外展30°~45°内收(髋于微曲位时)20°~30°。于俯卧位内旋40°~50°;外旋30°~40°。于仰卧位内旋30°~45°;外旋40°~50°。在检查外展内收和外旋内旋时,应保持骨盆稳定,即髂嵴位于同一水平,消除腰椎的侧弯来代偿髋关节的活动。
  4.量诊
  下肢长度和周径的测量是检查,对比两侧是否对称。两下肢必须置于对称位,骨盆应放在同一水平位,两侧髂嵴应在一横面上。周径测量可了解肌肉的萎缩程度。
  可用:
  ①Shoemaker髂转线;
  ②Nelaton髂坐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连线,髋关节后脱位时大转子上移,高出髂坐线。是判断髋关节脱位类型的重要标志。
  ③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骼前上棘作一垂直线,在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即成一个三角形。测其底线,与健侧对比,大转子上移时,此底线较健侧为短,见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髋关节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