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0:02:00

2011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考点总结3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2、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人生发展阶段
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
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要知识点:
一、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
1、含义与特征(非考纲内容)
(1)含义:P50
需要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驱动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行为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人类需要的特征P50
对象性:指向一定对象。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是结果,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动力性:满足而不终止,或带有周期性特点。
独特性:与个性密切相关。
社会性:与动物有差别。
2、人类需要的层次P50-52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饮食、睡眠、性欲等本能需要。
安全需要。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归属与爱的需要。合群性。
尊重的需要。权利与权力。
认知需要。好奇心。
审美需要。展现创造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现创造性。
(2)阿尔弗德尔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生存需要。
关系需要。
成长需要。
3、人类需要的类型P52
(1)根据需要的起源和性质:
生物性需要:饮食、睡眠、性欲等。
社会性需要:交往、成就、权力等。
(2)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按照需要产生的方式,可划分为原发性(先天性)需要和继发性(习得性)需要。
(二)人类行为的含义与类型(非考纲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考点总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