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1:45:52

2012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中国500强企业为何掉队

管理咨询师考试辅导:中国500强企业为何掉队?
多元化掉队,一元化同样掉队,原因何在?
2002-2010年中国500强“掉队最快50名”排行榜显示,这些掉队最多的企业有2个特征:
慢增长等于快掉队
在这9年当中,掉队最多的50名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加了约100亿元,虽然绝对数量并不少,但与同期长跑最快的50名大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加近350亿元相比,那就相差很远了。
多元化掉队,一元化同样掉队
榜单显示不断掉队的企业中既有广泛多元化的大企业,也有长期坚持一元化、专业化的大企业。这些都说明,多元化或专业化的争论是企业长期成长的假命题。
基于上述特征,我们在对这些掉队企业的研究发现,在企业近10年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核心动力衰减是最关键的原因。
中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黄金经济周期”中,大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或者抓住了发展的先机,依托中国制造和市场高度不饱和的优势,实施资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扩大市场边界等外延的扩张模式,缺乏可持续升级激发核心动力的“能力核”,或是衰老的能力核与企业的发展日益错位。但这种成长存在典型的路径依赖,企业越大,系统越复杂,内生性改革的推动力越弱,惰性越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导致核心动力衰减的4大能力核病症:

病症一:能力核错位的盲目扩张。从掉队最多的50名企业排名中寻找那些具有多元化特点的大企业,具有一个显着的共同特征:业务虽然涉及很多很广,但是却很少能在某一项业务中长期做到行业的领先地位。掉队第六名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核心优势在豆奶领域,但在豆奶领域的市场刚刚占据不久,根基不牢的情况下便急于向乳业、食用油、白酒、能源等领域发展,偏离了优势主业,分散了有限的资源,使维维集团不能在任何一个行业领域内持续保持高增长必须的投入。类似例子如第35名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第26名宁波维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22名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第49名杉杉集团有限公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中国500强企业为何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