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1:45:52

2012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肯德基20年的蝶变传奇(下)

《华夏时报》:前段时间,麦当劳高层提出“过度本土化非最佳经营模式”,您怎么认为?
苏敬轼:餐饮的需求是广博的,应该百花齐放,不可能每个品牌都长得一样,大家应该各有各的定位。肯德基花费了很长时间锻炼出了走这条路的能力,而且是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的能力。肯德基做出这样的选择,认为是主流,因为代表了许多人的意愿,但绝对不是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其中也包括想吃到正宗的美国食物,原汁原味,但前提是一定要做得到。这样生活才够多娇。
《华夏时报》:中国市场焕发出越来越大的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作为在中国有成功经验的领导者,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苏敬轼:其实有很多朋友和我聊到这个话题,毕竟中国现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市场。在我看来,关键还是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原来在国外的那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到了中国后,不见得行得通。这样一来,就要调整商业模式,这就成为最大的难题。如何改?前期可能需要大量的准备调研工作,包括团队的建立。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
市场机会依然很大
《华夏时报》:前段时间,麦当劳提出了3年内开1000家店的计划,肯德基在这方面有何计划?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
苏敬轼:过往有些企业喜欢讲诸如“希望可乐取代水”, “血液里面流着番茄酱”的说法,我不太赞成。如果真是这样,生活就太没有意思了,不符合人类的需求,百花齐放会好一些。我希望大家接受肯德基,但不见得每天都来吃,但也不要一辈子都不吃。不主张吃太多,应该多样化,包括来肯德基,也是多样选择的。现在消费者对肯德基是接受的,也是愿意吃的,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不断开店,这是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但是店面开发完全是一个讲究科学的事情。开店空间有多大,这个要看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目前,中国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肯德基的势头也很好。至于具体数字,我希望先做后说,品牌一定要有诚信。
《华夏时报》:受西式快餐商业模式的影响,现在有很多中式快餐品牌也在快速崛起,也获得了一些资金的支持,对您来说是否有压力?
苏敬轼:谈不上压力,相反,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时势造英雄,关键要看谁是真正的英雄。
20多年幸不辱命
《华夏时报》:您来中国已经22年了,而这段时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20多年。您对您的工作感到满意吗?

苏敬轼:基本满意,毕竟这20年做得还不错。说不满意是假的,十分满意又会让人失去进取心。说实话,中国这2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能够经历这样一个20年,和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一起工作,这是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22年前,刚到中国的时候,我就知道其将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国家,将来会成为最重要的市场。有着开明企业文化、良好基础的肯德基是有机会的。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别让我搞砸了。到现在只能说,幸不辱命。但肯德基还在路上,还要继续走下去,做得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肯德基20年的蝶变传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