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2-23 12:38:44

2011年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课程笔记(7)

第三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
   1、概念:按照统计设计预定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搜集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有关标志的大量原始资料的过程


   2、意义:它是整个统计活动占有资料的阶段,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统计认识活动的成果


   3、要求: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全面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调查对象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前者如人口普查、全面统计报表。后者需要通过统计推断来了解总体现象的某些特征


   2、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三、统计调查方案
    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调查内容和调查表
    ⑴拟定调查项目应当注意:应符合调查目的;本着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尽可能做到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要便于汇总
    ⑵调查表由表头、表体、表脚三部分组成
    ⑶调查表的形式有单一表和一览表
    4、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
    5、调查的空间标准
    6、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1、定期统计报表
    ⑴分类:保证了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保证了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统计资料的来源和准确性有可靠基础;可以满足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统计资料的需要


⑵不足之处:统计资料质量可能受影响;要严格遵守制发报表的程序和审批制度,减少基层单位负担


    ⑶分类: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2、普查
    ⑴特点: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一般需要规定统一标准调查时间;资料最全面、系统、标准化程度比较高;适用范围比较窄


    ⑵组织方式: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调查表格填报


3、抽样调查
    ⑴特点: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数值


⑵优点:工作量小,比较经济;可以提高数据的时效性;数据质量有保证;调查方法灵活,适应面广


⑶作用:对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掌握全面数据时,可以进行抽样调查;对一些分散较广的小单位难于进行全面调查时,适宜采用抽样调查;可以检验全面调查结果的质量


4、重点调查
    ⑴重点单位:指单位数较少,但某一调查的主要标志值总量方面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
    ⑵作用:以较少的投入,较快地了解到所要调查现象的基本情况和变化的趋势
    ⑶特点:调查单位是由组织机构按一定标志量确定;调查便于组织;可以用于不定期调查,也可以用于经常的连续性调查


5、典型调查
    ⑴典型单位: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⑵特点:调查单位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有意义选出来的;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基本属于定性调查研究


6、各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但只有抽样调查可能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能用于推断总体。在实际中,这几种方式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五、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到现场对调查对象亲自进行观察和计量
    2、访问法
    3、报告法
    4、问卷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课程笔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