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0|回复: 0

[考试试题]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第八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6 i5 y; c5 Y& z3 ]  D2 h  1、社会性与社会化:社会性学习P259+ X  Q" W4 {* S1 ^$ h/ C4 {) }
  社会化——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 l/ E+ D+ ]) Z! C; }  幼儿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心理机制:
* n( d5 Q7 C& x( q+ @, e  (1)社会教化: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6 L: K5 H. C3 \% w% v" b  (2)个体内化:个体社会化的内部动因(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自我强化、社会合作)
1 A3 M2 l7 c' Y+ }7 K  2、艾里克森的社会性学习理论:P265
2 Y% j! H) s8 o" L- F  (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2)自我对羞愧、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对停滞(8)自我整合对绝望$ ~1 W% J0 E1 ~/ D/ k
  3、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P267
5 F" L/ M* L9 E& t  (1)随即性和无性(2)长期性和反复性(3)实践性& v6 s* t3 i2 g. N
  4、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P269' [* A6 ?( _1 x$ A  t
  (1)观察学习法:% Y. u& w4 N5 L8 N: Y
  观察学习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其指导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5 O+ k5 C4 O, L9 P) T, ~  树立榜样时注意:a、高大的榜样形象与身边具体的实际结合,为幼儿童塑一幅具体的活生生的榜样形象,激发儿童效仿榜样的需要,使他们感受到值得效法。b、以情景故事的形式呈现榜样事迹,有助于儿童把握榜样助人的情境,助人方式,透过具体的行为表现把握榜样的助人动机。通过对榜样具体行为的分析,把榜样所代表的原则从具体的行动中分离出来,概括出一般共性和特征。c、使儿童把榜样在具体情境中体现的助人原则、规范与自己的行为选择相对照,从而减少榜样学习的难度,增强学习者与榜样的相似性。5 G' E( y; S+ O" {. w) O
  (2)强化评价法
) e* a% D: X8 a2 D% r6 h  运用时需注意:a适度b尽量引导幼儿从自身的体验中得到奖惩c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 E9 ~/ L/ T" g8 }" }7 N/ s/ ~
  (3)体验思考法$ j& ~7 [5 ?! _+ g
  (4)语言传递法8 Y( `$ m4 z! Q7 l6 x
  (5)角色扮演法6 s* B( w  Z# A. Z" v$ ]4 h8 ?
  (6)移情训练$ U' _1 f1 y: i0 e: e% r$ @
  5、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P275* w7 h- O* V  `- g# C/ O% m
  (1 )综合渗透性原则
( {. a5 s# j6 Y; [5 x  (2)生活随即性原则, v' J; P3 |( \6 T
  (3)实践参与性原则
- D# u' A9 i0 y7 m; x: F  (4)适宜发展性原则
- b+ B5 z# R4 d0 B  (5)时代性原则, @7 L* I, z+ y
  6、道德认识的发展和教育:P278
  v( _$ ?4 s4 Y! q& i  杜威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有三个水平:前道德或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自律水平。
0 g5 R: T0 ?5 `1 y$ T6 p1 Y% k  皮亚杰:将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无律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
/ y, a5 v: V& M& {  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对偶故事法)3 d" x5 [/ k4 c* N
  柯尔伯:编制 “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幼儿道德判断的工具。7 p8 y- q) n5 m- X# d! i
  柯尔伯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 q5 X) K) @% N1 ]/ M; d5 I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取向、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4 o! z. |/ j- K9 p3 z0 ~* _% `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好男孩、法律和秩序取向)
* ^: B- P1 X/ W4 ]& T6 P- l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0 l% S% T  w! C7 }& _, j
  幼儿道德认识的特点与教育:
( x* I8 N2 C1 [  特点:(1)发展水平低,对道德认识也很肤浅,概括力差。
4 R, R6 p; d7 y7 L) M% z  (2)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认识一致性。" m1 w: }- |% N3 g; l4 W; G" ~% U, @# d- P
  (3)带有很大得情绪性和受暗示性。4 J/ n4 X1 D, d3 Y0 i
  教育:(1)要交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2 B- k0 n5 T) C0 D% f% N: O- x
  (2)要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 }0 D4 I" O8 J/ u4 {8 b  (3)对幼儿行为应及时提出要求并进行评价。0 C7 m7 E2 `; S! O: D
  7、道德情感的发展与教育:P284
) G) x* F2 X7 [# v, T/ g  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 G$ P- ]; b2 p2 U  m8 C
  (1)幼儿道德情感的质料(内容)发展:a依恋b移情c羞耻感与罪恶感概
) q" w0 i$ }6 {7 I- e! m  (2)情感的形式发展及其阶段划分:a、原伦理状态道德情感时期b、前道德情感阶段c、道德情感的他律性阶段( n, ?1 D4 Z2 k% z+ w
  幼儿道德情感的特点:
8 B4 m+ Z6 w, l  (1)幼儿道德情感最初和自然情感分不开。; z, q6 P% n8 R! D. ?: m9 o
  (2)幼儿的道德情感具有不稳定性,易受感染和暗示。: o! Q9 g, q  g9 }
  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明确记忆)4 |- t3 o, f# T! a1 y: \5 N
  (1)要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幼儿道德情感的良好环境与气氛。' A1 d0 d5 n' K9 A( ]
  (2)要不断丰富幼儿有关的道德认识。 6 u8 E6 Y% p6 b% p2 ^/ ~6 s
  (3)注意调节幼儿的情感。
/ L% O- [0 @! K4 g  Z  8、道德行为的发生、发展与教育:P289: t* U. j- b; P) H
  道德行为发生、发展阶段: 8 b7 f/ s$ U* @$ D# y
  第一阶段:前道德时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发展时期。
5 C5 K4 z$ `9 Q0 R$ ]3 ^( M  第二阶段: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e; l' |. [; d; r1 y
  第三阶段: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3 @+ i# U9 T+ i6 h  第四阶段: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 d$ k' q% Q* v- c* [, y8 V+ J5 p' a  幼儿道德行为教育:要进行道德行为训练、要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动机、要培养幼儿言行一致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21:45 , Processed in 0.2133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