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回复: 0

[考试试题]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练习试题(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我国学校教育形态始于( )
- A) {' r  D& g* W5 y% E9 XA.原始社会- |# J  E2 l- F) B. g: _; w
B.奴隶社会# T8 t- h) u7 G7 @5 S7 [
C.封建社会
$ m* s2 C/ s- @D.社会主义社会* g% T+ C: y, h4 z  J* \% U
2. 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教育学家是( ): o: T, t# t# w& s. C
A.孟子7 Q- U2 M6 j. ^( w
B.孔子
2 E2 J# c; i" N! W+ E! LC.荀子! N3 v/ n5 J9 L$ h
D.韩非子
1 P  z5 z- \& w$ l3. 《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 )
* \3 P2 }' U" X8 i& {8 H+ JA.洛克
4 M5 g+ W1 u# V2 x0 W4 ^B.卢梭' |8 B0 S2 w$ @
C.夸美纽斯# r7 j- X5 i, a; j# y- l
D.赫尔巴特
+ O/ p+ H( L; ?2 J7 @4. “泛智教育”的提倡者是( )
" Q1 o/ [( b1 ?$ jA.洛克
, h4 P) @3 p! _! D8 l4 eB.卢梭5 F8 E, A: I9 V, ^' C) u
C.夸美纽斯1 M! J( C8 B$ y$ J
D.赫尔巴特. M5 |7 U; c/ ?- P
5.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指的是( )2 q! t$ t6 q- q7 B( w: t
A.教育目的6 r! j% E6 i( o2 G- L& }
B.课程目标
1 N) r2 Q# C+ Q, B$ o# RC.教学目标
( K" m% c7 ]. YD.培养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3 02:13 , Processed in 0.2208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