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回复: 0

[心理咨询师] 2012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简答)1 [1 S0 C- c5 Z8 a, E7 {! @: H
  1、心理社会因素是造成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 j5 ^1 K( ?) H" z' [8 t( e2 X9 }
  2、临床主要表现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密切相关;- O0 N- n- H) a5 p0 N4 m" R
  3、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相继消失;3 l- I0 \( J# s
  4、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v" u- K6 O' b- H. }7 o: W
  根据CCMD-2-R,这一类疾病常驻见的有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如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反应等。
3 e4 @. ?7 K7 B4 K  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
$ x7 w; {1 d6 L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受到严重而强烈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3 O" d# Y  Q) c) B- 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简答). C6 [# f# V% a( e! [; O+ j& r3 T
  1、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反复回忆创伤体验主要表现为,患者无法控制地回想遭受创伤的经历和体验,如同电影中“闪回”,在梦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或做噩梦,忽然感到似乎事件又在重演,因而发生相应的情绪的行为反应。" M* J; n* y: z. w, L  I3 y/ O2 Y$ f
  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患者回避谈及与创伤有关的话题,或回避可能勾起恐怖回忆的事情和环境,似乎已经遗忘了此事。有时可表现出一种“麻木”感,对生活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不愿提及和不感兴趣,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与人相处不亲热,使人产生疏远感。0 S( P1 l. ^: I2 c& o9 a" h
  3、警觉性增高。患者警觉性过,易产生惊跳反应,易激惹或暴怒发作。有的可表现出难以入睡,不能维持长时期熟睡或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集中也不能持久。
$ n, P% }( C- ~9 X; a/ G3 `6 A  适应性障碍是由于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事件后的适应期间,主观上产生烦恼、痛苦和情绪变化,并常伴有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状态。
. m/ u9 @1 G5 C4 ^$ Y3 T  [0 g* \  神经症是对一组心理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其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8 A  c& h2 e0 v6 W+ c! g  神经症的特征(简答)' l: r7 N/ q3 ]
  答:神经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l) Z  M, _3 B7 ^: Y7 E& g1 B  1、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D# v- A3 u! H, Z( {
  2、症状复杂多样,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 J. O1 P& H* P9 m- L1 K3 h  3、病人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其症状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U$ o5 u0 q% Q$ D
  4、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V; L5 `. i$ a
  5、病人对症状有自知力;% P8 I: M( J4 i$ p
  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疗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0 16:36 , Processed in 0.3922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