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 n9 Y1 M' P# m" a$ Y2 Z/ B8 ? 总要求:
! C0 y6 Z/ Z6 W& [ ?9 B9 O 教育学部分
$ S4 i5 `* t7 y4 E% S 1、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8 m; a4 E' |; ~! Q1 N
2、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 L3 {; r1 T' Q0 v 3、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9 K# W# ]/ l# S/ U: K
心理学部分! G8 X' i1 ]! v2 R
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事实。
7 V) O3 H$ V3 Q2 E* M# t& }9 R 2、理解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4 c& T& g2 K! V! w* q; q& X
3、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 f- @: B( r' x: \$ z& S1 C4 J 复习考试内容:
8 o9 r1 W# O/ u 教育学部分8 L& Z- O0 k, i4 M# D
一、绪论% R: x$ |) |& S3 y& B1 z% E
要求: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9 N! G) ?, o! P% Z+ }
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5 h- X- W- z4 z7 b# E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4 I) n0 R7 p5 {( x3 J+ j1 U+ m' g8 f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9 J) t9 w- J# s0 h1 m( x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2 n" j/ `" Q' B7 _+ `% f+ e& O- x A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0 V, }! n" u0 x (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 r# W6 _# k( A6 P5 c" V+ w, i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5 s' w4 s! E9 z6 m; j2 ^9 d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 X, u: x) k3 }' j1 i- }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5 ~, D0 @# }& t9 b" t$ [# b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C7 k+ a D0 ^4 I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r4 t' G( G- r; t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g% K0 v6 S2 N" F3 ]9 `# W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7 y: C) [6 ]4 v% ~: r: y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 W$ a5 F" X" m$ S. m0 B3 P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P7 y4 M" @# v( b! R- H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 e% H: {! j2 x7 v- L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7 O1 ~$ T$ I: |8 d& {7 i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 Z6 J+ U# ~' N, V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8 v. w; d0 W! |1 n8 v% a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3 u2 a8 }! j+ b7 U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 O# o0 H4 B/ i: O1 q% [$ @1 F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9 w# g: t3 k; Z) S5 q) i& D( y, J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