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德语词汇] 德语词汇学习:汉语和德语(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2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德文和汉字的最根本区别是字形。
) G( Y, i6 z# j0 z( d6 {# g  相同点:音和意,德文汉语一样,二者的字都因发音的不同而有含义上的不同。
2 Q! w$ U! G. }& j/ q1 h+ p7 i  不同点:汉字还有字形的限制,否则就分不清音同字不同的字,如:妈,麻,马,骂。德
6 p( Y& D3 g  {! M  文的26个字母的不同排列只起拼音的作用,而不是字形。
7 ^3 N  O- p2 g- r( \  字形的限制,从而使每个汉字独立,每字都有一音,一形和其独特的含义,也因此赋予了汉字很多特点。如:0 z6 c0 I  }9 M) B
  汉字有图画的内涵:
' B5 i5 s# w) C9 u/ x3 q/ f  请看:
! R/ Y' q3 m2 w  '哭'字,是大眼睛在落泪,强调哭,故眼睛在字里突出。‘笑’字,你看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还有,‘大’字的豪迈,‘小’字典拘谨;我‘狼’的张牙舞爪,和‘羊’立正在那儿等着我吃的样子,都不需过多的想象就能看出来。德文则没有这样的内涵,而更像数学符号。/ M6 N; _' J1 }1 f1 I# g  h
  2:汉语的句子里可镶嵌数字
; M# Y# D2 r: l) [+ I/ j  请看:1 {1 f$ o( U! \2 K
  “一行二三里,沿河四五家,小桥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浑然天成,描绘出一幅田园野境,句子里特意插入了从一到十这十个基数字,但不露一点儿雕琢的痕迹。& ~2 V( ~$ |1 `5 {* d0 w
  直译成德文如下,为明显,基数用阿拉伯数字:
, Y9 V, c6 _) L8 d$ x8 K0 j  Ich gehe fuer 2 oder 3 Kilometer spazieren, den Fluss entlang sehe ich 4 oder 59 w4 n9 u' U' i& K# `- J' Z
  Haeuse, 6 oder 7 Brueckchen und 8, 9 oder 10 Blumen.1 X& K0 q6 M7 p3 D# I
  基数 1 是很难镶嵌进去的。
, @* D  f, q/ s" O5 r  3:汉语大部分字分原义(古义)和引申义,而德文只有极为有限的字有所谓的‘古义’。8 ^' `- ?& W! R" h$ f7 U* X
  为什么‘向’字有‘方向’或‘朝着...'的涵义?
8 q$ a& H( h3 k; l3 J5 T  请看古文:‘槿户塞向’。其中‘向’是对北的窗户,所以它字型里有口,有四框。冬天来了,天冷了,把门弄严紧,把朝北的窗户堵上。由‘朝北的窗户’,引申出‘朝...,向...,方向’等后起的涵义。. A4 I6 t% J6 v: [( Y+ w! ~
  德文字原义的概念基本上没有,个别字有历史的渊源,如有关月份的字,有的是来自于人名,如此而已。希望知道的高手,提供些德文中有历史涵义的字供大家学习,我知道得则很少。
. x& g+ K; Z4 l  如我所言不对,还请高手指正。
) d, E( X, p9 J" o* v  4:由于汉字的‘音型意’这三和一的特点,使汉字能根据‘音,型,义’的不同,来进行特殊排列,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美。如唐诗:
# `3 r  Q3 m0 p. T8 ]  1) 两个黄鹂鸣翠柳,
7 z/ w* B2 q& A  @) v' ~! Z" [  2) 一行白鹭上青天,/ B4 P; m7 t6 J# L/ y
  3) 窗含西岭千秋雪,
- ^+ e) m0 u7 X5 n. U  4) 门泊东吴万里船。- R9 a9 k- v: d; r) p# ~: I
  先说‘视觉’上的美,看第1和2句:2 ?8 s$ A) \  e8 h8 m3 j" r
  ‘两个’对‘一行’,‘黄’对‘白’,‘鹂’对‘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这些字排列工整,马上让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图画。再说听觉上的,请看1和2句各有七个字:第1句某字若读一二声,则第2句对应位置的字则读三四声,若第1句中某字读三四声,则第2句对应位置的字则读一二声,这样,在吟诵句子时,就有了音乐感。故读古诗不是念,而是吟诵。(白古音读去声,类似于今之四声)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再加上深刻的寓意,好的诗可形成一种所谓的‘空筐’结构,阴天和晴天时读,感受不一,少年和老耄时读,感受不一,幸运或羁绊时读,感受又不一,就像‘空筐’一样,你愿往里放什么东西都一样。好的绘画和音乐,也有这样‘功能’,所谓百看不厌,百听不烦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8 02:05 , Processed in 0.1907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