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回复: 0

[综合] 企业着眼于环境和利润纷纷进军环保领域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7 0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复利用旧产品或开发无污染产品不仅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还能创造利润,这种“市场亲和性环境经营方式”目前备受欢迎。
  k" x& _' Z) s! J: W9 L也就是说,企业已经超越了树立“考虑环境的企业形象”的宣传层面,进一步将环境视为创造利润的主要原因。
- E) P6 k' T# d1 Q& [专家警告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只有无污染产品能得到消费者青睐的时代。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就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遭到淘汰。”
/ p* z, Y! A* s: t7 V现有的环境相关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太贵就是使用起来不方便。例如,使用被誉为“无污染能源”的氢作为燃料的汽车,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很难找到氢填充站,因此普及得非常缓慢。 , n7 ~; a0 n( B9 e
但是,在最近几年里,消费者对无污染产品的好感逐渐提高,企业也开始利用一直以来积累的无污染技术,生产可以确保收益的无污染产品。丰田的节能型混合汽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Q; e6 X5 D9 O$ c) B9 t$ _$ U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2005年制定了“绿色创想”计划,并宣布,到2010年为止,将在无污染产业中创造20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额。该公司的无污染事业领域包括开发太阳能火车、减少公害排量的飞机发动机、提高节能效果的灯泡等。
$ Y0 R: H. W% n4 s* V; j9 |, s通过该计划,通用电气公司去年已经在风力发电机、利用太阳光线的光电池和氢能等环境相关事业领域创造了101亿美元的销售额。 + T; F2 _, b/ b; C- D
重复利用旧产品也可以同时追求环保意义和收益性。
& u+ F7 V4 ~+ j# M% f; h3 d% i3 ?: I& WLG电子公司目前正在韩国、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地回收不能使用的家电产品并重复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回收的家电产品的配件重复利用率达60∼70%。
8 L  _4 K9 F- p  l+ b三星电子、惠普、戴尔、诺基亚等电子企业把从消费者手中回收的废弃家电产品用于生产新的产品,通过这种重复利用的方式大幅节约了费用。
% t) I3 B, t" |4 Q, \最近,垃圾也成了创造新价值的商品。
6 W; p% w3 N# k# G; b- ]7 n- J: j韩国的填筑地再处理企业FORCEBEL公司将垃圾填筑地的垃圾挖出后,只把泥土填回去,把垃圾挑出来。挑选出来的垃圾中,木材、塑料等物品可以作为发电燃料重复利用,钢铁和骨材可以作为建筑材料重复利用。垃圾消失的填筑地可以用作住宅用地或新的填筑地,从而创造新的附加价值。 8 D3 }9 x9 G% p2 Y1 d8 z# v+ s
大韩商会可持续经营院的崔光林组长表示:“过去,制造、销售和服务是企业可以创造利润的‘价值链’,但是现在,该价值链增加了两个环节,变成制造、销售、服务、回收和重复利用。在这个新的价值链框架下创造价值的企业将拥有未来竞争力。” # Z3 b' E) X4 w; E# P+ `' m  _' r
无污染技术最受欢迎的领域是代替能源产业。 , [# x+ y2 e" O; K  W1 _
在韩国国内,LG CNS和现代重工业、EAGON等企业最近纷纷开始进军太阳能发电领域或增加该领域的投资。Woosung Nextier公司最近曾表示,要收购风力发电机制造企业Cowintec,将风力发电领域视为新的增长动力。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切实需求“低价能源”的中国企业也非常积极。中国代表性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后,在短短6年时间里就成长为世界十大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 ' X3 a+ ]; b0 R6 Z$ k+ T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无污染能源中心负责人金弘坤表示:“利用氢能的燃料电池价格低廉,充电方便,太阳能电池几乎不存在电费负担。这些技术目前正快速走向商用化,因此,企业投资将持续增加。”
# T! b. n! [) l, M4 W, s随着环境和高收益两手抓的环境技术的登场,投资者对该领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 ^! M( C8 b3 V8 q去年年末,美国硅谷出现了“约翰•杜尔投资环境技术”的新闻,从而成为话题。杜尔是通过向亚马逊和谷歌等网络投资,从而获得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著名风险投资家。他曾公布,将向环境技术风险领域投资1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国内衡量技术变化收益性时最为敏感的风险资本已经开始行动。可见,环境技术的未来是光明的。
& ]5 p) Y3 p) _+ \6 m3 J2 L国家无污染生产支援中心首席研究员金镇浩介绍说:“普通消费者至今还认为环境问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企业已经将环境问题视为收益事业。最近,抢先占领环境技术领域的企业纷纷要求政府和国际社会加强环境相关的限制规定,不断为增加自身收益而努力。”这种变化速度逐渐加快后,对于无污染产品的乐观见解也不断增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书的作者、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威廉•姆莫(音)预测说:“就像1905年当时只有3%的家庭用上电一样,现在也只有3%的家庭使用代替能源。但是,就像1905年当时谁也没想到电力普及速度如此之快一样,代替能源等技术将更加快速地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1 02:11 , Processed in 0.1944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