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回复: 0

[考试辅导] 201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胃液分泌的调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8 14: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主要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和组胺。
  (1)乙酰胆碱:副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递质,结合M3受体,可被阿托品阻断
  (2)胃泌素/促胃液素:G细胞分泌,缩胆囊素-B/促胃液素受体,阻断剂是丙谷胺
  (3)组胺:肠嗜铬样细胞(ECL)释放,旁分泌作用于壁细胞H2型组胺受体,阻断剂是甲氰咪胍/西咪替丁
  这三种物质一方面可通过各自在壁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独立地发挥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另一方面,三者又相互影响,表现为当以上三个因素中的两个因素同时作用时,胃酸的分泌反应往往比这两个因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要大(加强作用)。
  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生长抑素,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
  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分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的胃液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尤其高,消化强。
  神经调节包括条件及非条件刺激,经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向反射中枢,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也可以刺激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间接引起胃酸分泌。这是一种神经一体液调节方式
  (2)胃期的胃液分泌量最大,酸度也高,但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为弱。
  通过多种途径刺激胃酸分泌,包括扩张刺激引起神经反射和G细胞分促胃液素,以及食物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等。
  (3)肠期的胃液分泌量较小,酸度和胃蛋白酶都很低。
  食物进入小肠后通过某些体液因子,例如促胃液素,刺激胃酸分泌。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主要有:盐酸、脂肪和高张溶液。
  (1)盐酸/胃酸的作用:负反馈调节,在胃内pH
  HCI在胃内和十二指肠内抑制胃酸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
  (2)脂肪的作用:在脂肪的刺激下,小肠上部可释放多种激素抑制胃酸的分泌。
  (3)高张溶液的作用:高渗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及分泌肠抑胃素抑制胃酸的分泌。高张溶液和脂肪都只在小肠内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另外,前列腺素对进食,组胺和胃泌素等引起的胃液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还能减少胃粘膜血流,但它抑制胃分泌的作用并非继发于血流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13:26 , Processed in 0.3789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