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回复: 0

[考试辅导] 201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DIC病因和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8 14: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在全身微循环内形成大量由纤维素及血小板构成的微血栓,广泛分布于多种器官组织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广泛性微循环血管内皮损伤 在败血症、菌血症、毒血症、病毒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损害(如全身性红斑性狼疮)、代谢性酸中毒时,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加之血小板粘集,发生微循环内凝血。
  2.严重的组织破坏 严重创伤、烧伤、恶性肿瘤、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等,均有组织及细胞崩解产物进入血液,羊水栓塞时的羊水也具有组织因子类物质,人血后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3.血小板大量粘集或红细胞大量破坏 内毒素、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抗原抗体复合物除激活凝血系统外,还可破坏血小板的膜,促使血小板大量粘集;溶血和疟疾时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使红细胞的组织因子样物质释人血液。
  4.促凝物质进人血流 毒蛇咬伤和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蛇毒及胰蛋白酶能产生肽类物质,激活凝血酶原,引发凝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5 01:58 , Processed in 0.1972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