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模拟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A1型选择题及答案(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08: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肠道热结,腑气不通的热型是( )
  A.身热不扬
  B.日晡潮热
  C.身热颧红
  D.壮热汗出
  E.长期微热
  答案:B
  学员提问:请鉴别一下潮热?
  解析:
  潮热就是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由于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斗争剧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
  (2)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根据临床特点可见于湿温、阴虚火旺、热入营血。
  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2. 肝胆火热可见( )
  A.口淡
  B.口苦
  C.口涩
  D.口甜
  E.口咸
  答案:B
  学员提问:请详细说说各种口味的代表意义?
  解析:
  ①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②口甜——脾胃湿热,或脾虚。
  ③口黏腻——湿浊停滞,痰饮食积。
  ④口酸——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⑤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⑥口涩——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⑦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中药学】
  1. 通清三焦之火的药物是( )
  A.夏枯草
  B.石膏
  C.淡竹叶
  D.栀子
  E.黄芩
  答案:D
          
  学员提问:请详述一下栀子的功效应用?
  解析:
  栀子
  【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应用】
  ①热病心烦。本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可用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②湿热黄疸。本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③血淋涩痛。本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④血热吐衄。本品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本品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⑤目赤肿痛。本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⑥火毒疮疡。本品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普济方》)。
  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2. 有凉血止血散瘀之功,尤宜用于尿血的药物是( )
  A.白茅根
  B.小蓟
  C.血余炭
  D.地榆
  E.茜草
  答案:B
  解析:
  小蓟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①血热出血证。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食疗本草》以本品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②热毒痈肿。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普济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22:34 , Processed in 0.4926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