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模拟试题]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练习题解析(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0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志为病,过悲则( )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E.气消
  答案:E
  学员提问:详细解释一下?
  解析: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的发生。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收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中医诊断学】
  前额头痛连及眉棱骨属于( )
  A.阳明头痛
  B.少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太阳头痛
  E.太阴头痛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A?
  解析:
  阳明头痛部位以前额、面颊、眉棱骨常见,或痛连齿龈,或颜面疼痛。
  这是与经脉循行有关的。比如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睛明),向下沿鼻柱外侧(承泣),入上齿龈内,回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向下在颏唇沟承浆穴(属任脉)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舒筋脉作用的药物是( )
  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薏苡仁
  E.滑石
  答案:D
  学员提问:薏苡仁有舒筋脉的作用吗?
  解析: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利湿健脾,功似茯苓。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
  (2)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的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
  (3)湿痹拘挛。本品渗湿除痹,又能[U]舒筋脉[/U],和挛缓急。
  (4)肺痈,肠痈。本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
  【中医内科学】
  刘某,男,67岁,生气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若见症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方药宜选( )
  A.急用苏合香丸,并用涤痰汤
  B.急用安宫牛黄丸,并用羚羊角汤
  C.急用局方至宝丹,并用羚羊角汤
  D.急用苏合香丸,并用温胆汤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学员提问:请老师解释一下,我在做题时,经常遇到涤痰汤和导痰汤,这两个方子有什么区别吗,我老是搞不清楚,谢谢!
  解析:
  导痰汤
  【功能主治】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备注】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涤痰汤
  【功用】涤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语,喉中痰鸣,漉漉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涤痰汤是在导痰汤基础上又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平素心脾不足而有痰的人,又被风邪所伤,风痰互结,壅塞经络,于是昏迷舌强不能言语,因此用橘红、半夏、胆星利气燥湿而化痰,菖蒲开窍通心,竹茹清化热痰,枳实破痰利膈,人参、茯苓、甘草补益心脾而泻火,使痰消火降,经络通利,所以服此方后能够苏醒而言语如常。本题最佳治法当选涤痰汤,涤痰开窍。
           下列疾病中出现的胸水不是渗出液的是( )
  A.结核性胸膜炎
  B.脓胸
  C.肺癌
  D.心力衰竭
  E.心包炎
  答案:D
  学员提问:如何区分渗出性及漏出性的?
  解析:
  渗出性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为两大类:一类是炎症性病变所致,如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胸膜引起感染性炎症,导致胸腔积液,或由于肺栓塞、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非感染性炎症引起胸腔积液;第二类是肿瘤性,如癌肿长在胸膜长或转移侵犯胸膜引起积液,可见于胸膜间皮瘤、肺癌、乳房癌、胃癌等。
  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症、过敏性疾病,也可以是某器官的病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肝阿米巴病、胸导管破裂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10:09 , Processed in 0.1953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