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5|回复: 0

[考试辅导]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三焦的形态与功能辨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09: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焦一词,首见于《内经》。三焦为六腑之一,与心包相为表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但由于《内经》中对其内涵及形态表述不清,且《难经》又提出了“三焦有名而无形”之说,致使后世医家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其争论焦点在于三焦有形无形?三焦为何形?三焦的实质为何?因此有必要对其形态与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三焦的形态辨析
  1.1三焦有名而无形说。三焦有名无形之说,始于《难经》。《难经。二十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三十八难》亦云三焦“有名而无形”。此后诸多医家追随此说,如《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其有名而无形也”;《千金要方。三焦脉论》说:三焦“有名而无形”;滑寿在《难经本义》中说:“盖三焦则外有经而内无形”;《医学发明》亦云:“三焦者有名而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赤水玄珠》曰:“三焦者,非特有物如是也,厚、薄、直、结、缓、急等语,为膀胱而言也”;《难经集注》曰:“三焦无内腑,惟有经脉,名手少阳,故曰外腑也”,“心主与三焦脉合,三焦有位而无形,心主有名而无脏,故二经为表里也。”
  1.2三焦有名有形说。此说源出于《内经》,但《内经》未明确指出三焦的具体形质,故后世医家在《内经》对三焦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形质作了诸多探讨。其有关内容可归纳如下:①三焦指腔子。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说:“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于肠胃之总司也……其外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六脏五腑之外也。”②三焦为一腔之大腑。明代张介宾《类经》曰:三焦为“脏腑之外,躯体之内,一腔之大腑也。”其在《类经附翼》中亦云:“今夫人一身,外自皮毛,内自脏腑,无巨无名,无细无目,其于腹腔周围上下全体,状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著内一层,形色最赤,象若六合,总护诸阳,是非三焦而何?”③三焦为肾下脂膜如手者。章潢《图书编。三焦有形考》曰:“盖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可以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上贯脑,意此即导引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为三焦也。”④三焦为周布上下,包括脏腑之腑。徐灵胎在《难经经释》曰:“三焦谓之腑,则名是藏蓄泌泻之具,何得之无形?但其周布上下,包括脏腑,非著五脏之外各自成体,故不得定其象,然谓无形则不可也。”⑤三焦为油膜、网油。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三焦,古作膲,即人体上下、内外,相关之油膜也。”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三焦为手少阳之腑。既名为腑,则实有其物可知……谓三焦即网油。”⑥三焦为胃之匡廓。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三焦源流》云:“故知三焦者,实胃部上下之匡廓,三焦之地皆胃之地,三焦之所主,即胃之所施。”⑦三焦为淋巴系统。如《章太炎医论》曰:“三焦者,自其液言,则所谓淋巴液、淋巴腺;自其所流之道言,则所谓淋巴管。”除此之外,近人有谓“三焦为人体微循环”、“三焦为人体脊神经”、“三焦为机体体液平衡调节系统”等不同说法。
  综上所述,三焦的有形、无形?三焦为何形?众说不一。经详尽考察历代医家所论,并结合《内经》脏腑分类及对三焦的论述,我们认为三焦为有名有形、有用之腑。其依据有:①三焦为六腑之一,为有形有用之腑。《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素问。五脏别论》亦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六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名曰传化之腑”。由上述可知,三焦为奇恒之府之一,与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五腑一样,既是营养物质的化源之处,又为饮食糟粕传导之道,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故与其他五腑,共称为“传化之腑”。②三焦有经脉络属其中。《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心主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相为表里的经脉或络或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其络属之处,必是有形之处。心包为有形之脂膜,因此,三焦亦当为有名有形之腑。③三焦有厚、薄、直、结之别。《灵枢。论勇》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物,三焦理横……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灵枢。本藏》云:“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三焦既可辨其厚薄、缓急、直结,并与膀胱相提并论,其为有名有形之腑,则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三焦应与其他五腑相同,为有名有形之腑。至于三焦为何形,历代医家所指不一。综合《内经》、《难经》及历代医家所论,并结合其生理功能,可以推知,三焦为腹腔之中,形如膀胱、心包络,是由脂膜构成的一空腔脏器。因此,我们认为,三焦在结构上似指腹膜腔更为恰当。
  2.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焦的形态虽然认识 不一,但对于三焦的功能,历代医家的认识较为一致,即认为三焦主要有两大生理功能。
  2.1通行水液,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陈梦雷注曰:“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三焦出气,气化则水行,故为决渎之官也。”(《医部全录。卷一零五。脏腑门》)指出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作用,是人体水液升降布散及浊液排泄之道。人体水液的代谢是在脾、肺、肾、膀胱等脏腑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但是水液在体内的布散及向外的排泄,皆离不开三焦水道。《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输》亦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指出三焦为水之道,具有通行水液作用,其功能与肾、膀胱密切相关,并受肺气的调节与疏通。因此,三焦功能正常,则水液输布通畅,浊液外泄顺利。若三焦功能失常,水道不畅,则致水液运行受阻,浊液外泄障碍,而见小便不利,肌肤水肿,小腹胀满之症。即如《灵枢。本输》所说:“三焦者,约下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亦云:“三焦病者……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2.2主持诸气,为元气升降之道路。《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指出三焦为人体原气升降出入、通达脏腑的道路。原者,始也,初也。原气,即元气,是人体最根本之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由下而上布敷全身、通达脏腑。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具有沟通和运行宗气、营气、卫气三气的作用。三焦功能正常,气道通畅,则气的运行通利,脏腑功能正常,“三焦通,则内外上下左右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若三焦功能失常,气道壅塞,则致气滞腹胀等症,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留即为胀。”
  三焦的两个功能 是密切相关的,水液的输布与排泄须以气机、气化为动力,而气运行又必须以水液为载体。因此,可以说三焦的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六腑三焦与部位三焦辨析
  六腑之三焦与上焦、中焦、下焦之三焦,名称虽一,内涵迥异。但因二者皆名曰三焦,因而常常以此言彼、以彼言此,引起种种争议。因此,有必要弄清二者的内涵,并加以区别之。
  3.1 部位三焦的划分。部位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之三焦,是中医学对人体腹腔脏器分部定位的特定名称。如《素问。营卫生会》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下焦者,别廻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指出三焦可根据其部位不同而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而其功能亦分别为各脏腑相应功能的概括。故《灵枢。营卫生会》进一步将三焦的功能分别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处的三焦与六腑之一的三焦,无论是形态部位,还是功能上,皆不相同。《难经》及后世医家在《内经》认识的基础上,将上焦中焦下焦的分部及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与论述。如《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在胃中,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三焦。”
  由此可见,部位三焦是人体三个部位的概称。此三焦与相应的脏腑相关,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下焦包括肾膀胱、大小肠等。三焦的功能亦是相应部位脏腑功能的概括,即“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正因为三焦是对人体胸腹腔不同部位的分部与概括,故后世将称三焦为“三元之气”、“三才之象”、“有名而无形。”如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所说:“三焦如雾、如沤、如渎,虽有名而无形;主气、主食、主便,虽无形而有用。”明代吴勉学在《医学发明》中亦云:“三焦者,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
  3.2 部位三焦各自的功能特点。部位三焦的功能可以概括为①“上焦如雾”,即形容上焦心肺布散气血精微的作用。正如《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②“中焦如沤”,即指中焦脾胃、肝胆相互协同,共同腐熟水谷、化生精微的作用。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言:“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难经。三十难》亦谓中焦“主腐熟水谷”。③“下焦如渎”,“渎者,水所注泄,言下焦主出而不纳,逝而不返。”(《类经。藏象类》)下焦如渎,即形容下焦膀胱、大肠排泄二便的作用。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同能出矣。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综上所述,三焦一词,其内涵主要有二:一是脏腑三焦,为六腑之一,乃有名、有形、有用的脏器,是人体水液运行、气化之道;二是指部位三焦,是人体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的全称,其功能分别为相应部位脏腑功能的概括。至于三焦辨证之三焦,则另有其义,其内涵与部位三焦有关,是中医学对温热疾病的一种辨证纲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 13:43 , Processed in 0.2862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