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0

[复习指导]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出血时间检查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3: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血时间是测定皮肤受特定条件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检查血小板疾病、血管与血小板之间功能的缺陷、某些凝血因子的缺陷。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质量缺陷,如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病等。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血管疾病,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药物影响,如服用潘生丁、乙酰水杨酸等。
  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凝血时间正常范围玻璃管法:5~10min;塑料管法:10~19min;硅管法: 15~32min。
  检查介绍凝血时间指离休静脉血与体外异物医学教育 网原创表面接触后,体内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固。
  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弥散医学教育 网原创性血管内凝血(DIC )早期肝素治疗时等。
  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医学教育 网原创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两者概念及检查方法均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8 19:55 , Processed in 0.2953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