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回复: 0

[复习指导]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直肠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7: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肠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属于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西医外科学中的一部分,希望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生认真复习,顺利通过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
  1.肛门视诊
  患者取侧卧位,医生用双手将患者臀部分开,首先检查肛门周围有无瘘管外口,肛门有无内外痔、肛裂,有无红肿等。如有异常情况,应观察清楚其位置、大小、形态、色泽、是否出血等。
  2.直肠指检
  患者取侧卧位,并作深呼吸放松肛门,医生以戴有手套或指套的右手食指涂上润滑油,轻轻插入肛门,进行触诊检查。可以发现肛管和直肠下端有无异常改变,如触痛、变硬、波动感、肿块、狭窄及括约肌紧张度等。若触及波动感并有触痛,多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如触到柔软、光滑、活动的带蒂肿块,多为直肠息肉;若摸到凹凸不平的肿块,质地硬,推之不移,退出后指套有血性粘液者,多为直肠癌;若手指插入肛门时疼痛剧烈,可能为肛裂;脱肛病人的肛门特别松弛。指检后若指套带粘液、脓液或血性液体者,应送至实验室检;查。直肠指检在肛肠疾病检查中十分重要,特别是直肠下段及肛管直肠周围的病变,多在指检时发现。
  3.肛门镜检
  患者取侧卧位,先将肛门镜外套及塞芯装在一起,涂上润滑剂,嘱患者张口呼吸。然后慢慢插入肛门内;插入前先在肛门部轻轻按摩片刻,让患者慢慢适应,插入时先向病人腹侧推进,待通过肛管后,再向尾骶方向推进,待肛镜全部插人后拔出塞芯,在灯光照明下,边退镜边观察,注意是否有溃疡、息肉、肿块,齿线附近是否有内痔、肛乳头肥大,肛隐窝是否溢脓,肛管是否有裂口等。
  4.乙状结肠镜检
  除肛门狭窄和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外,怀疑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病变,而肛门镜不能除外时,都可进行乙状结肠镜检。特别是对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临床对原因不明的便血、粘液便、慢性腹泻、粪便变形等症,均应作乙状结肠镜检。操作方法是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用千分之一的肥皂水清洁灌肠,镜检时患者取膝胸位,在镜筒上涂润滑油,缓缓插入肛内,开始指向脐部,进入肛门5cm后拔掉闭孔器,开亮电灯,装上接目镜和橡皮球,打人空气,一边观察,一边缓缓前进,进人肛门15em时可见肠腔狭窄,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此时宜小心调转方向,边打气边缓慢推进,切忌暴力推进,顺利时(约3/4的病人)可进入30cra深,然后边退镜边观察肠腔粘膜的颜色,有无溃疡、肿块、出血、分泌物等,对于肿块、溃疡应取组织作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5.球头银质探针检查
  以球头银质探针自肛瘘外口徐徐插入,沿硬索方向轻轻探查,同时以左手食指插人肛内协助寻找内口,探针在肛管直肠内如能顺利通过的部位即为内口。以探针检查,可以探知肛瘘管道的方向、有五分支、内口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操作时应轻柔有耐心,禁用暴力,以免人为引起新的内口。
  6.X线检查
  钡剂灌肠可观察直肠和乙状结肠形状、有无狭窄和梗阻、直肠和结肠的外部病变,如骶骨前畸胎瘤,可见直肠移位。复杂性肛瘘,瘘管管道不清、内口不明者可用15%碘化钠从外口注人进行造影。
  7.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若需要手术治疗,需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胸透及肝功能、B超等检查。现在纤维结肠镜已广泛用于临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8 00:14 , Processed in 0.2334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