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复习指导]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儿科学)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营养性疾病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化验特征性改变: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2、发病年龄:主要见于3岁以下
  3、最常见的维生素缺乏是:维生素A缺乏
  4、最常见的并发症:营养性贫血
  二、佝偻病
  1、病因:维生素D缺乏
  2、分期:
  活动早期(初期):2-3个月起,烦躁多哭,多汗,枕秃。
  钙磷乘积稍低,碱性磷酸酶大多增高。
  活动期(激期):出现骨骼病变:颅骨软化(3-6个月婴儿);方颅(多见于5-9个月以上小儿);前囟迟闭;肋骨串珠;郝氏沟;鸡胸或漏斗胸。腿畸形。肌肉松弛,贫血及肝脾肿大。
  血钙可稍低,血磷下降明显,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
  恢复期:骨骺重现临时钙化带。碱性磷酸酶1个月后达正常
  后遗症期:骨骺畸形。
  三、手足搐搦症
  1、表现:惊厥(婴儿期常见)、手足搐搦(>2岁)和喉痉挛。
  2、病因:血钙降低
  3、止惊治疗:水合氯醛灌肠或苯巴比妥钠肌注
感染性疾病
  一、麻疹
  1、病原体:麻疹病毒。
  2、年龄:6个月-5岁
  3、季节:冬春季
  4、传播途径:带病菌的飞沫传入呼吸道
  5、表现:发热3-4日,卡他症状严重,高热、上呼吸道炎症状明显,咳嗽较重。皮疹呈暗红斑丘疹,顺序依次为头面部、颈、躯干、四肢。疹退后有细小脱屑。
  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特征:麻疹粘膜斑
  6、常见并发症:肺炎
  7、中医治疗
  (1)顺证:初热期(疹前期)――宣毒发表汤加减
  见形期(出疹期)――清热透表汤加减
  恢复期(疹回期)――沙参麦冬汤
  (2)逆证:麻毒闭肺――麻杏石甘汤
  热毒攻喉――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羚角钩藤汤
  二、风疹
  1、病原体:风疹病毒
  2、表现:
  潜伏期:18天左右
  前驱期:2日,低热或中度发热,咽炎,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待皮疹出透后,逐渐缩小。
  发疹期:发热半天-1日出疹。先见面部,24小时内波及全身。皮疹为麻疹样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肝脾轻度肿大
          
  3、中医辨证
  邪郁肺卫――银翘散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
  三、幼儿急疹
  1、年龄:6-18个月
  2、表现:突发高热,高热时可有惊厥,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较轻。发热3-5天出疹,皮疹为不规则小型的玫瑰斑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躯干较多一天出齐,1-2日后消退,不留痕迹。
  四、水痘
  1、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五、猩红热
  1、病原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临床特征:发热1-2天出疹,高热中毒症状重,有咽峡炎、杨梅舌、环口疮白圈、帕氏线,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持续3-5天疹退,1周后全身呈片脱皮。
  3、并发症:急性肾炎。咽后壁脓肿,甚至颈部蜂窝组织炎。中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脑膜炎等。
  4、治疗:青霉素是首选
  中医辨证治疗:
  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毒在气营――凉营清气汤
  疹后伤阴――沙参麦冬汤
  六、流行性腮腺炎
  1、病原体:腮腺炎病毒。冬春多见
  2、临床特征: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
  3、并发症:脑膜炎、脑膜脑炎
  4、中医辨证治疗
  温毒在表――柴胡葛根汤
  热毒蕴结――普济消毒饮
  邪陷心肝――清瘟败毒饮
  毒窜睾腹――龙胆泻肝汤
  七、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1、病病:痢疾杆菌。
  2、表现: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重。
  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病因:EB病毒感染。
  中医:热、毒是主要病因;痰、瘀是主要病理产物。
  2、表现:持续高热,两侧颈淋巴结肿大,咽峡部充血。肝脾肿大,出现皮疹。
  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达10%.
  血清中出现嗜异性IgM抗体。
  3、治疗――清热解毒,化瘀袪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6 10:43 , Processed in 0.3891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