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回复: 0

[复习指导] 2011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指导:八正散新用,小青龙汤新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正散新用
  八正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木通、滑石、车前子、扁蓄、大黄、矍麦、栀子、甘草(或加灯芯草)组成。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是治疗膀胱湿热下注的常用方剂。其所治病证临床常见口渴烦躁,目赤睛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淋漓不畅,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等。
  现代研究发现此方有较强的消炎解毒作用,方中大黄、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且可抑制多种球菌、杆菌;木通、车前子、扁蓄、瞿麦、滑石利水通淋、清利湿热;灯芯草、甘草可清热除烦、解痉止痛等。在八正散基础上加减,衍化出许多方剂,如石苇散、石淋散、瞿麦汤等。现代医者临床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性病并发特异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及泌尿道急性感染等病,取得较好疗效。
  一、性病并发特异性前列腺炎 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终末血尿和尿滴沥,会阴部沉重胀痛或间歇抽痛,严重时疼痛可向腰部、大腿等处放射,有人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濡数。以八正散加减治疗,便秘可重用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泻热;发热、口苦、呕吐者,可合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知母、白茅根以养阴清热。
  二、性病并发精羹炎 在性病并发前列腺炎的同时,大多数病人可伴有精囊炎,可用八正散加黄芩、连翘治疗,痛甚加元胡。
  三、附睾炎与睾丸炎 急性者发病急剧,常突然畏寒高热,附睾或睾丸肿胀疼痛,疼痛可放射到腹股沟,重者阴囊皮肤亦红肿热痛,可继发睾丸鞘膜积液。以八正散去大黄、瞿麦、滑石加龙胆草、黄芩、生地、连翘治疗,若痛甚加川楝子、元胡,鞘膜积液加昆布、海藻。
  慢性者附睾或睾丸持续性隐痛,有下坠感,附睾上有结节形成。万用八正散去大黄、瞿麦、滑石加川楝子、橘核、木香、桃仁、赤芍、归尾。
  四、前列腺炎 适用于前列腺肥大合并感染,以尿潴留为主者。若急性尿潴留,重用滑石、木通、扁蓄,加黄柏、肉桂;体虚者加黄芪;炎症明显者重用栀子,加知母。
  五、急性肾炎 本方适用于急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急性发作期,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炎之效。急性肾炎全身症状明显可加苏叶、金银花;血压高可重用大黄加牛膝、桑寄生;血尿明显可重用瞿麦、大黄,栀子改用栀子炭,加旱莲草、茅根;腰痛明显加桑寄生、菟丝子;肾病综合征急性发作期加党参、云苓以扶助正气,症状消失之后用健脾渗湿固肾的方药以固疗效。
  六、泌尿道感染 适用于急性感染早期,有清热利水、泻火解毒之效。初起全身症状明显,大便秘结者,重用大黄、栀子、木通、车前子,加连翘、金银花;尿频、尿急、尿痛为重者,重用木通、桅子,加生地、盐水炒吴茱萸;慢性感染反复发作者去大黄,加强清热利湿、分利湿浊的作用。
  八、泌尿系结石 本方有清热利水、通淋化石之效,故可以本方加金钱草、海金沙、石苇、冬葵子、牛膝治疗。结石阻塞明显者重用大黄、牛膝、冬葵子;疼痛明显可加沉香或降香;血尿明显选加茅根、琥珀,重用瞿麦、栀子,大黄炒炭用;炎症明显者可加少量盐水炒吴茱萸;体虚者加北芪、党参。
小青龙汤新用
  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功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是一首发汗祛痰方剂。用于治疗外有表寒、里有寒饮所致之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重浮肿,舌苔白滑者。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审证求因,灵活用之,疗效显著。
  一、温肺化饮,调和营卫而止汗侗某,女,58岁,主诉自汗3年,不分寒暑汗出湿衣,虽经益气固表、温补阳气治疗均罔效。病人汗出清冷,背部恶寒,头晕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辨证为饮邪阻肺,宣发失常,营卫失调,汗孔开合失司,治以温肺化饮,调和营卫,以小青龙汤加味:麻黄5克,细辛3克,白芍10克,五味子9克,桂枝6克,干姜5克,半夏10克,浮小麦10克,服药3剂后自汗减少,再服3剂后自汗完全消失,后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而善后。
  本证乃饮邪内停于肺,使肺失宣发,汗孔开合失常。小青龙汤可温肺化饮,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治其本,加浮小麦收敛止汗治其标,诸药合用,营卫和调而汗止。
  二、温阳散寒,行水通调而止泻袁某,男,21岁,半月前外感风寒后,发热恶寒,咳嗽吐清稀白痰,鼻流清涕,虽经治疗而诸症未减,一周前又腹泻不止,舌淡苔白滑,脉沉滑。脉症合参,辨证属寒邪犯肺,留滞不去,下迫大肠,传导失常。方用小青龙汤加味:麻黄5克,桂枝6克,干姜6克,五味子9克,半夏10克,芍药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3剂后微微汗出,诸症减轻,继服3剂后小便量多而泻止,余症亦除。
  肺为水之上源,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流注肠道而泄泻。小青龙汤温肺散寒,使肺气宣畅,水道通调,水液下走膀胱,大肠传导正常。又加茯苓、车前子利水渗湿以助其功,则腹泻停止。
  三、温化通阳,蠲饮布津而止渴刘某,男,62岁,患者烦躁口渴、口唇干燥多日,曾服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品,口渴依旧。病人面色晦暗,口渴咽燥,时有咳嗽气逆,舌苔白腻,脉弦细。辨为水饮内停,阻滞气机,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方用小青龙汤加减:桂枝10克,白芍12克,细辛3克,半夏10克,五味子9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车前子12克。服药3剂后烦渴减轻,上方加麦冬、元参、花粉各10克,5剂后症状消失。
  病人年事已高,正气虚弱,阳气不足,饮邪内停,滞留于胸,阻滞气机,使气化不利,水津失布,口腔失润。小青龙汤去麻黄、干姜防其辛温宣散太过,用桂枝、细辛温化水饮,半夏、茯苓、猪苓、车前子通便利尿,使饮邪下泄,气化复常,津能上润,又配以酸甘化阴之白芍、五味子,则烦渴自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9-29 07:22 , Processed in 0.1881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