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回复: 0

[复习指导] 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复方磺胺甲唑片剂预防干槽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20: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干槽症(drysocket,DS)是拔牙后一种并发症,其主要特点是手术后2~3天发生拔牙创血凝块腐败、脱落、牙槽骨窝壁外露及持续性疼痛,不及时处理,病程可持续2周左右,下颌阻生智DS的发病率最高,对于DS的病因,有不同说法,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效果也不一致,本人于1972年开始观察复方磺胺甲FDA9唑(简称SMZCo)片剂在预防无选择的拔牙创内预防DS方面的应用,取得极佳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 药物
  上海制药厂出品的“复方磺胺甲FDA9唑片”(1/2或1/4片,用消毒剪刀戴手套剪成所需量)、SD片剂、碘仿海绵。
  1.2 临床资料及试验方法
  (1)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共850例。
  1.2.1 病例选择 纳入患者不限年龄、性别。排除标准:急性牙周炎症发作者,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肝病、血液病的患者及SMZCo药物反应者。
  1.2.2 诊断标准 拔牙后2~3天开始发生明显的自发疼痛,并向耳颈部或下前牙放射,拔牙创内无正常血凝块、牙槽骨壁外露、伤口呈灰白色,探痛明显。
  1.2.3 分组 将拔牙创分为A、B、C、D、E五组,各组分别不同的药物,观察预防DS的疗效(见附表)。拔牙后医嘱相同,要求患者不服任何抗生素,当日不漱口,三日内不吸烟,有异常情况随时复诊。
附表 850例不同药物置入拔牙创内的结果
   病例数 药类 干槽症(DS)
n %
A组 200 S.D 8 4
B组 200 1/2 SMZ Co - 0
C组 200 1/4 SMZ Co 6 3
D组 100 碘仿海绵 3 3
E组 150 - 20 7.5
  2.结果
  表中全部受试者于观察期间,未发现有任何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患者也未感到局部伤口有任何不适,B组200例受试者无1例发生DS,效果最佳。
  3.讨论
  (1)关于DS的预防:学者普遍强调手术操作应细仔,减少创伤,预防感染,保护血块,促进血运,避免异物存在拔牙创口内,创口严密缝合等。近来有人提出应用术前术后防腐剂漱口,术后冲洗拔牙创等方法预防DS,亦有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提倡用厌氧菌抑制剂来预防DS症,本人应用SMZCo片剂预防DS,是因为SMZCo的药物作用是抑菌,抑制DNA螺旋酶达到抗菌目的。
  (2)关于DS的病因:以往有认为与创伤大小有关;后又有提出纤维蛋白溶解形成DS的学说,但研究发现血块脱落后大部分拔牙创并未发生DS,说明血凝块分解的理论不能解释DS的全过程;还有的学者认为DS是拔牙创面中有G+链球菌和G-菌,厌氧菌占了优势,本组患者应用SMZCo预防DS的发生,也支持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有资料表明:1%拔牙创内有薄层肉芽生长,仅1/5的拔牙创内有开始机化的血块存在,这说明血块脱落以后,大多数拔牙创仍通过肉芽的生长而愈合,所以本人认为,血块纤维蛋白的溶解固然是DS发生的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拔牙创血块溶解脱落后的继发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9 08:00 , Processed in 0.4672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