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回复: 0

[方剂集锦] 常用方剂——驱虫药和方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凡能驱除或抑杀某些寄生虫的药物,称为驱虫药。以驱虫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驱虫方。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所致的疾患,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童较为多见的疾病,临床上多见有腹痛腹胀,呕吐、涎沫、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肛门,耳、鼻瘙痒,久则出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浮肿等症状。  在使用本类方药治疗时,必须根据虫的种类,体质的强弱,症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用和配伍适当的方药。如有积滞者,可配伍消导药;脾胃虚弱者,兼补脾胃;对于体弱的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旋;虫症在腹痛较剧时,通常以安虫主,而在疼痛缓解之后,再行驱虫。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使药物与寄生虫易于接触,从而更好的发挥驱虫作用;并根据大便的正常与否,适当配伍泻下药,以促使虫体排出。由于某些驱虫药具有相当的毒性,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老弱患者都慎用。  一、驱虫药  (一)使君子《开宝本草》  为使君子科落叶藤本状灌木植物使君子的种子。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以四川产量最多。9-10月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晒干。去壳,取种仁生用。或炒香用。  别名:留求子、川君子、建君子。  处方用名:使君子、使君肉。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杀虫消积。  主治与应用:  本品为驱虫要药,所含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除适用于蛔虫病外,并可用治蛲虫病。因其味甘甜,故尤宜小儿。单用使君子仁炒香嚼服有效;如蛔虫较多,病情较重者,可与苦栋皮,槟榔等驱虫药同用。如小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者,须配党参、白术、当归等益气、补血药,以攻补兼施。  用量:6-12克,炒香嚼服,小儿每岁每天一粒半,总量不超过二十粒。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大量服食,否则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有呃逆出现。  参考资料:  使君子的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二)苦栋根皮《别录》  为栋科落叶乔木苦栋树的根皮。全国各地均产,四川尤多。入药鲜用,或哂干用。  别名:苦栋皮、栋皮。  处方用名:苦栋皮、苦栋根皮。  药用部分:根皮。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肝、脾、胃经。  功能:杀虫、冶疥癣。  主治与应用:  1.本品对蛔虫有麻痹作用,故可用于驱蛔,且效力比使君子强,可单用煎汤顿服,亦可制成糖浆服;如配槟榔、使君子、乌梅等药,则效果更佳。近年来用本品配合菌陈、郁金、青皮、木香等治疗胆道蛔虫有定疗效。  2.可治头癣、疥癣。通常用木品研末,以醋或猪脂调涂患处。  用量:6-15克,鲜品15-30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定毒性,体虚及肝病患者不宜使用或慎用。  (三)槟榔《别录》  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生产于海南岛、福建、云南等地。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剥去果皮,晒干,浸透节片。  别名:大腹子、海南子、大白、玉片。  处方用名:槟榔、榔片、花槟榔。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辛、苦、温。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杀虫消积、行气利尿。  主治与应用:  1.能驱杀多种肠内寄生虫,并有轻泻作用,有助于虫体排出。驱除绦虫,姜片虫疗效较佳,尤以猪绦虫最效,如配合南瓜子同用,效果更为显著。  2.既消积导滞,又兼轻泻之功,用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以及泻痢后重等证。多与行气导滞药同用,如木香槟榔丸。  3.有行气利水作用,为治脚气疼痛的要药,常与吴芋、木瓜、苏叶、陈皮等同用。  用量:6-15克,单用杀绦虫,姜片虫时可用至6-120克。  参考资料:  1.对流感病毒和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槟榔碱有似胆碱样作用,所以有泻下、促唾液腺及汗腺分泌,缩瞳等作用。  (四)南瓜子《现代实用中药》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种子。主产于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夏秋间果熟时采收,取子洗净,晒干。研粉生用,以新鲜者良。  处方用名:南瓜子。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甘、温。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杀虫。  主治与应用:  1.用治绦虫,可单用,或与槟榔同用,能增强疗效,用时宜先服南瓜子60-120克(连壳生用研粉调服),2小时后用槟榔60-120克煎服,再过半小时服玄明粉15克,使之泻下,促进虫体排出。  2.用于急性期及晚期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但须较大剂量长期服用。  用量:6-120克。  参考资料:  1.本品含南瓜子氨酸、脂肪油、蛋白质、尿素分解酶及维生素A、B、C等。  2.南瓜子有麻痹绦虫中段和后段节片作用,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后,服南瓜子能抑制幼虫生长发育,并有使成虫虫体缩小,及卵巢萎缩等作用。  (五)贯众《本经》  为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贯众的根茎。我国大部分地区皆产。入药生用,或炒炭用。  别名:管仲。  处方用名;贯众、贯仲。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杀虫、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与应用:  1.对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有驱除作用,但单用力薄,常与其他杀虫药配伍,以增强疗效。如用以驱杀钩虫,可与榧子、槟榔、红藤等药合用。  2.能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热斑疹,以及痄腮等病证。本品味苦性寒,有泄热解毒之功。常与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配伍同用。  3.用于衄血、吐血、便血及崩漏等证。本品炒炭,能凉血止血,宜用于血热妄行之证。治崩漏,功效尤良。常与侧柏叶、仙鹤草、陈棕炭配伍同用。  用量:10-15克用以驱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用以止血;宜炒炭用。  (六)雷丸《本经》  为多孔菌科雷丸菌的菌核。我国西北、西南、华南诸省均产,以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产量最多。春、秋、冬三季可采收。但以8-9月采收为多,洗净晒干,入丸散剂。  别名:竹苓。  处方用名:雷丸、白雷丸。  药用部分;菌核。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杀虫。  主治与应用:  有杀虫作用,主要用治绦虫和蛔虫病。因雷丸所含雷丸素,为驱虫有效成分,在60OC左右即易破坏,故宜生用作丸散剂服。单用或与木香、槟榔、鸟梅等配伍。  用量:每次3-6克,研末吞服;每天2-3次,连服三天。  参考资料:  本品含蛋白酶(雷丸素)及钙、铝、镁等。  (七)鹤虱《新修本草》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名精的果实。另一种为伞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野胡萝卜的干燥成熟果实。晒干。生用或炒用。  别名;南鹤虱、天名精实。  处方用名;鹤虱。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杀虫。  主治与应用:  多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等多种寄生虫病。可单用作成散剂服。亦可配伍苦栎根皮、槟榔等用。如化虫丸。  用量:3-9克。  二、驱虫方  (一)驱蛔汤《经验方》  组成:乌梅三枚、胡连3克、槟榔9克。雷丸6克、使君子6克枳壳5克、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杀蛔虫。  主治:虫积腹痛,烦躁易怒,口干舌赤,脉弦细数。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虫证的经验方。方中乌梅安蛔止痛;使君子、雷丸以驱蛔;槟榔杀虫、消积,并行气通便,枳壳行气止痛,白芍养血缓急止痛;胡连能除疳热以清热消积,诸药合用,共凑驱杀蛔虫,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  本方主治蛔虫证。如积热明显者,可加连翘、栀子;如大便秘结者,可加芒硝、大黄等;兼有食积者,可再加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消导药。  (二)胆蛔汤《经验方》  组成:榧子肉15克、使君子12克、槟榔18克、乌梅五枚、苦栋根皮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亦可治肠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  方解:本方为治疗胆道蛔虫证的经验方。方中乌梅味酸能安蛔止痛,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肉均为驱蛔虫的要药,各药合用则驱虫力更大,槟榔杀虫消积,兼能行气通便,共成驱虫止痛的方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胆道蛔虫证为主,以腹中钻痛或绞痛,呕吐等为主症。  2.如腹痛甚,可加木香,枳壳以行气止痛;兼有发热,可加黄连或黄柏以清热;大便秘结,可加枳实,玄明粉以攻下通便。  3.本方对蛔虫性肠梗阻有一定的疗效,但应密切注视病情,做好多种准备,如服药多次未见好转,应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三)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为辩证要点。  2.如无寒证者,可去桂、附;如正气未虚者,可去参、归;腹痛甚者,可酌加广木香,川栋子等行气止痛之药;如大便秘结者,可加槟榔、枳实、玄明粉之类以攻下通便。如酌加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等药,则驱虫力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4 05:24 , Processed in 0.1864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