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回复: 0

[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之刺灸指导:针灸意外预防内脏损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管损伤
  气管的解剖位置较特殊,针灸不易造成损伤。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所组成,即使刺中,一般也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是,操作不当,亦可误伤。特别是如同时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则可极大地抑制呼吸功能,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气胸
  针刺不当所致的气胸,是最常见的针刺意外之一,在物理性损伤中,它的发生率占首位。在我国古医藉中,对此多有记载。如关于气胸的症状,《素问·刺禁论》指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咳逆。……剌膺中陷中肺,为咳逆仰息。……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普济方》也提到:“胸前诸穴不可伤。……”
  心脏损伤
  内脏损伤中,针刺损及心脏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素问?诊要经终论》有“中心者,环死”之说,环死,指一日内死亡。现代国内有关针刺意外伤及心脏在报道首见于1954年[1],迄今已报道6例,其中5例死亡。国外,无论欧美及日本,均有此类事故发生。特别是日本,还不属罕见。针刺误伤心脏。
  胃部损伤
  胃属于腹部的空腔器管。一般而言,腹部脏器,特别如胃肠招致针刺损伤的机会要少一些。这是由于腹壁肌层较厚,有皮下脂肪、腹肌等。而胃肠等肌性器官本身又有一定收缩能力,当纤细的毫针刺入腹腔时。脏器受到刺激后,会主动收缩,通过蠕动而退让,加之表面光滑,不易刺中,即使较小的刺伤。
  肝脏损伤
  关于针刺不当损伤肝脏,早在《素问?刺禁论》就有“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之说。现代临床上,以同时刺伤肝脏和其它内脏的报道较多,单纯伤及肝脏的事故少见。有的针灸书籍,如上海中医学院所编《针灸学》(1974年版)亦曾提及此类损伤。由于肝脏损伤后,常伴严重出血性休克,并因胆汁漏入。
  胆囊穿孔
  针刺不当,伤及胆腑的文献记载亦首见于《黄帝内经》,指出:“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素问·刺禁论》)。现代国内最早见于1959年[1],迄今共已公开报道10余例。有统计约占针刺意外损伤的1.3%。尽管胆囊所在部位较深,体积较小,表面圆滑而有一定张力,以及前有肝。
  脾脏损伤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素问·刺禁论》指出:“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针刺意外损伤脾脏的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处于正常位置的脾脏其体表投影区域内无经穴分布,但因针刺不当损伤脾脏,造成脾脏破裂出血的报道,并不罕见。
  肠道穿孔
  关于针灸损及肠道的事故,在古籍中虽然记载不多,但现代发生的并不少见。我国现代最早的因针刺激不当造成肠穿孔的公开报道见于1959年[1],据不完全统计,从二十世纪50年代迄今已报道15例之多。肠道的损伤,虽多不及上述脏器严重,然而也有不少重度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
  肾脏损伤
  针刺过误,伤及肾脏,《内经》中亦已提及,如《素问·刺禁论》云:“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现代也有不少报道,或因针刺不当,或因药物穴位注射所致,有的虽经保守治疗痊愈,有的则作了肾切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膀胱损伤
  针刺损伤膀胱,现代有关报道极少,然而古代医家则颇有这方面教训:“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灵枢·刺禁篇》)。而在临床上实际发生并不少。我们在临床中也遇到过此类事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23:10 , Processed in 0.3039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