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推背治疗胃肠痉挛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胃肠痉挛症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是一种由于感受寒邪、饮食所伤、忧思郁怒而引起阴阳失调,胃络受损,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在做牵引手法复位术中引发胃肠痉挛症,因为术前限制饮食,所以可以排除饮食伤胃等原因,而在牵引时和牵引后的受凉以及病人的情绪紧张和卧床时间过久影响肠胃蠕动(消化)则是主要原因。如《素问·举痛论篇》云:“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引急,故痛。”意思是说由于患者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其次,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因而发生疼痛。病人在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的忧郁、紧张、恐惧等心理往往易导致“肝气犯胃”。
  人体背部正中,督脉上下纵贯,两旁太阳经双行自上而下,脏腑之俞穴皆布于太阳经上,五脏六腑的经气输注于相应的俞穴中。推背和穴位点揉疗法皆是通过手法疏通俞穴经气而振奋脏腑阳气,增强胃肠道的蠕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松弛腹部肌肉以及镇静安神和解郁的目的。推背和穴位点揉法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见效快,不易复发,无并发症,农村以及社区的医务人员易学易操作,且病人花费低廉。
  笔者曾经运用推背手法和穴位点揉法治疗35位胃肠痉挛症患者,收到良好效果。患者中男23人,女12人;疼痛时间最长3小时,最短5分钟。其中5人有慢性胃炎病史(3人为浅表性胃炎,1人为肥厚性胃炎,1人经胃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病人除胃脘部疼痛、压痛外,还有腹胀、嗳气等症状。治疗后有30人痊愈,5人显效。痊愈指标为胃脘部疼痛消失,饮食正常,随访1周未复发。
  治疗手法有推、按、点、捶(叩击)、揉等。具体操作步骤: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用枕头,头转向一侧,上肢贴身伸开,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患者背部上方(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爆发推出,使皮肤、肌肉在一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顺势推至腰部。推3~4遍后,再令患者将头转向另一侧,仍按上法推3~4遍。然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叩击背部,力量仍要适中,自上而下叩击2~3遍,疼痛缓解。
  推背法结束后,嘱患者仰卧于床上,操作者用大拇指指腹点揉上脘(脐上5寸)、中脘(脐上4寸)、关元(脐上3寸)、足三里(髌骨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以中脘为主,让患者有酸胀或热感,每穴点揉50~60次。患者再俯卧,操作者沿膀胱经点压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各50~60次,最后用轻微的掌根揉摩法结束。每日1次或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对其中5位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配合:(1)针灸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耳针取穴:胃、十二指肠、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2)药物: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西药:复方颠茄片、胃复安等。
  值得注意的是:(1)手法治疗时应先轻后重,再由重转轻;先由面向点,再由点向面,直至疼痛缓解。(2)术后嘱病人勿受凉,注意饮食,保持良好情绪。(3)再次行牵引手法复位术时要注意患者的胃脘痛不良反应,牵引术手法不要太重,时间不宜太长,在床上牵引治疗时要用被单将患者暴露部位盖好。(4)牵引术当天早晨不宜吃饭,下午勿吃难消化的食物,辛辣食物也要尽量避免。若是炎热天气,则要注意冷饮、空调、电风扇等影响因素。(5)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手法治疗时间稍长,若配合药物及其他疗法疗效更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6 02:50 , Processed in 0.1740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