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回复: 0

[中医儿科] 小儿常见病症——鹅口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  鹅口疮为婴幼儿常见口腔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临床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多见于新生儿、早产儿、久病体虚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本病中医亦称“鹅口疮”,或称“雪口”。  【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主要由于口腔不洁或破碎,感染邪毒所致。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脾脉又络于舌,故发病以口腔粘膜及舌上为多。  鹅口疮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证为心脾两脏积热,循经上行,熏蒸口舌,复感邪毒而发病。属于虚证者,多由于胎禀不足,或病后失调,久泻久痢等,津液损伤,气阴耗伤,虚火循经上炎而发病。  【诊断要点】  1.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  2.口腔粘膜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乳凝块状物,可融合成大片白膜,常见于颊、舌、牙龈及上腭部。不易擦去,强行拭去,可有局部溢血。  3.一般不影响吃奶,偶可累及食管、气管,出现吞咽困难、呕吐、声音嘶哑等。  4.取少许白屑涂片镜检,可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抱子。  【辩证分型】  1.心脾积热症状:口生白屑,逐渐蔓延,布满口舌,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白腻,脉数。  证候分析:热积心脾,复感邪毒,内外邪合,熏蒸口舌,故口生白屑。心火内炽,火热炎上,故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数,均为心脾积热之象。  2.虚火上炎症状:口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显,形瘦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质红少苦,脉细。  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导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面颧发红,手足心热,口内自屑散在,而周围红晕不显等。  舌红与脉细均为阴虚之象。  本病须辨明虚实,临床上以实证占多,虚证较少。虚实与病程也有关,一般病程短者为实证,而病程长,且有慢性疾病伴随,如慢性泄泻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多为虚证鹅口疮。  【分型治疗】  1,心脾积热治则:清热泻火。  主方:清热泻脾散加减。  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6克(后下);小便黄短,加木通6克、生地6克;烦渴不宁,加石斛6克、钩藤6克(后下)。  主方分析:清热泻脾散是儿科常用的清热泻火方剂,尤其对各种口腔与齿龈实热证,有良好效果。  方中黄连、山桅清心泄热,黄芩、石膏散脾经郁热,生地清热凉血,木通、灯心清热降火,导热下行。  处方举例:  山栀6克? 生石膏30克? 黄连1.5克? 黄芩6克? 丹皮6克? 赤芍6克? 银花6克? 连翘6克灯心2扎? 生甘草3克  2.虚火上炎治则:滋阴降火。  主方:知柏地黄汤加减。  加减:口渴者,加玄参6克、石斛6克;低热者,加地骨皮6克、白薇6克;盗汗,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由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组成,六味地黄汤滋养肝肾,而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处方举例:  知母6克? 黄柏6克? 熟地6克? 山药6克山萸肉6克? 丹皮6克? 泽泻6克? 茯苓6克? 牛膝6克? 甘草3克。  【中成药】  1.银黄口服液? 每日2次,每次1支口服。用于心脾积热。  2.牛黄上清丸? 每日2次,每次研服1.5克。  用于心脾积热。  【简便方】  1.银花、灯心草各6克,黄芩3克,黄连、薄荷各1克,枳壳2克,水煎服。用于心脾积热。  2.生地3克,白蒺藜2克,钩藤2克,木通4克,竹叶3克,蝉衣1克,水煎服。用于心脾积热。  【其它疗法】  选用冰硼散、珠黄散吹敷口腔,每次少许,每日2次。虚证与实证鹅口疮均可应用。  【注意事项】  1.注意口腔清洁,避免过烫、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口内粘膜。  2.婴儿奶具注意清洁与消毒,母乳喂养应用冷开水冲洗奶头后再喂奶,喂奶后给服少量温开水。  3.注意患儿营养,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5 20:43 , Processed in 0.3807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