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风湿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  风湿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全身胶原组织疾病,初发与再发都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皮肤、浆膜及血管等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数患儿伴有关节炎、心脏炎,较少出现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等。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本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寒冷潮湿地区较多见。本病属中医“痹证”、“热痹”、“心痹”等范畴。  【病因病理】  小儿素体虚亏,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可乘虚侵袭,流走脉络,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本病。风寒湿三气侵袭各有偏胜,风邪偏胜为行痹,寒邪偏胜为痛痹,湿邪偏胜为着痹。若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感风寒湿之邪,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发为热痹。若热毒攻心,心脉瘀阻,则可导致心痹。  【诊断要点】  1.发热多数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呈不规则。发病前l~4周常有咽峡炎、猩红热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关节炎临床最多见,典型的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常累及膝、肘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等。轻微的炎症,仅限于关节附近和肌腱组织。  3.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症状轻重不一。少数病可无心脏症状。  (1)心肌炎: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悸、心律增快与体温不成比例,重者可有心脏扩大,呈奔马律。  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2)心包炎: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及心前区疼痛。心浊音界扩大,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3)心内膜炎: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当风湿活动停止后消失。若杂音粗糙且长期不消失,则示有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4)心电图改变:P―R间期延长,T波异常,左右心室扩大。  4.其他躯干或四肢近端可见环形红斑。关节伸面有黄豆大小皮下结节。有些患儿出现不自主、不协调肌肉运动,常见于女童,称舞蹈病。  5.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500单位;血沉增快;血清粘蛋白增高;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有轻度增高。  【辩证分型】  1.邪郁化热(热痹)症状:壮热,汗出不解,口渴欲饮,关节红肿疼痛,游走不定,得凉则舒,烦闷不安,大便秘结,尿少而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素体虚亏,腠理空疏,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之邪,热为寒郁,寒郁化热,故壮热汗出不解,口渴欲饮,便秘尿赤等。风寒湿之邪流走脉络,化热留注关节,则发为红肿疼痛,风胜则游走不定。  2.外邪入给(风寒湿痹)症状:发热,微恶寒,头痛汗出,口干不欲饮,肢体关节疼痛,可游走不定,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或有关节肿胀,肌肤麻木不仁,舌苦自,脉弦紧。  证候分析: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流走脉络,发为肢体关节疼痛。正邪交争,则发热微恶寒,头痛汗出。若风胜则疼痛游走不定;寒盛则遇寒痛增,得热痛减;湿重则关节肿胀,肌肤麻木不仁。  3.心脉痹阻(心痹)症状:发热汗出,胸闷心烦,胸痛气促,心悸不安,舌质暗或微青紫,脉细或结代。  证候分析:热毒内传攻心,心脉痹阻,故心悸不安,胸闷心烦,胸痛气促。正邪分争,则发热汗出。气滞血瘀,心脉受损,故舌质暗紫,脉细或结代。  【分型治疗】  1.邪郁化热(热痹)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痹。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加减:瘀热入血,皮下发斑者,加生地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热毒化火,壮热痛剧者,加水牛角30克(先煎)、黄芩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海风藤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由白虎汤加桂枝组成,有清热泻火,祛风通络的功效。方中生石膏清热泻火,知母清热养阴,粳米、甘草养胃和中,桂枝温经通络。  处方举例: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海风藤10克银花藤15克西河柳10克桑枝10克生甘草6克  2.外邪入络(风寒湿痹)治则: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主方:蠲痹汤加减。  加减:遇寒痛增,加制川乌10克(先煎)、麻黄6克;关节肿胀,肌肤麻木,加苍术10克、生苡仁15克;有低热,加知母10克、虎杖10克;头痛者,加防风10克、??本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祛风止痛,散寒除湿之要方。  方中羌活、独活、桂心、秦艽、海风藤、桑枝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当归、川芎、乳香、木香活血养血,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羌活10克独活10克桂枝10克秦艽10克海风藤15克桑枝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乳香6克虎杖10克制川乌10克(先煎)炙甘草6克  3.心脉痹阻(心痹)治则:活血化瘀,疏通心脉。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加减:热重,加山桅10克、黄芩10克、柴胡6克;胸中疼痛,加乳香6克、没药6克、全瓜萎10克;  气急咳嗽,加桑白皮10克、苏子10克(包煎)、葶苈子10克;尿少浮肿,加泽泻10克、木通10克;心阳虚衰,加红花10克(另煎)、熟附子10克(先煎)、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为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组成,有补血调血,活血化瘀功效。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和血,白芍和营养血,川芎行气活血。
            处方举例:  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桂枝10克熟地10克益母草10克郁金10克太子参15克甘草6克  【中成药】  1.安络解痛片每日3次,每次1~3片口服。  适用于外邪入络。  2.冂桐丸每日3次,每次3克口服。适用于外邪人络。  3.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2~3片口服。  适用于心脉痹阻。  【简便方】  l.冂莶草、白毛藤、虎杖根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外邪人络。  2.西河柳、筋骨草各15~30克,水煎服。适用于邪郁化热。  3.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玉竹10克,防己10克,水煎内服。适用于心脉痹阻,进入慢性期。  【注意事项】  1.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长期坐卧寒湿之地。  2.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峡炎、龋齿、中耳炎等。  3.已累及心脏,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5 20:37 , Processed in 0.6112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