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回复: 0

[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健康指导:脾胃不佳宝宝“花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诊是中医为儿童诊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典籍中就有“ 望面色,审苗窍”之说,意思是看儿童面部肤色,就可以诊断出宝宝患了什么疾病。  
  鼻根部有青筋 ?多为积滞或惊风 ? ?许多儿童虽小小年纪,却鼻根部“青筋暴露”。鼻根部是指人两眼内眦之间的部位,中医又称为山根。如果儿童山根处青筋显现,则说明其可能患有积滞或惊风之证。此类患儿多有食欲不佳、腹胀、大便不调、俯卧睡眠、夜睡不安、手脚心热、出汗、咬牙等症状。因此,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鼻根部有青筋显现,最好服用一些保和丸、王氏保赤丸、化积口服液、消积散等中成药以改善症状,也可由专业医生针刺位于除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第二个指横纹处的四缝穴,以达到消积导滞的目的。如果患儿鼻根处的青筋发紫,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面部土黄 ?多为脾胃虚弱 ? ?面部土黄的表现许多家长都了解,这类儿童多有营养不良、厌食、偏食等症状。从中医角度讲,脾胃乃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津液气血及精气化生之源。如果患儿的脾胃虚弱,对食物的吸收能力降低,就会导致五脏失养、阴阳失衡,久而久之则会出现五脏六腑因得不到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而气血不足,所以患儿就会面色土黄了。
  面部土黄的儿童多有懒动、偏食、厌食、大便不调等证,在治疗上应以健益脾胃为主,兼以消积导滞。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中医“ 捏脊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 ~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
  面部白斑 ?多误诊为癣 ? ?还有部分儿童面部出现淡白色的粗糙斑块,许多家长或医生会误认为是一种“癣”。其实,儿童的面部出现淡白色的粗糙斑块多由脾胃虚弱所致,应选用白术、山药、云苓、白扁豆、山楂等,以健脾胃、消积滞。现代医学多认为患儿的此类症状是由于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所致。因此家长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为宝宝补充锌制剂、铁制剂、多种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如果患儿除了面部白斑外,还经常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时,应考虑肠道蛔虫,要对患儿进行驱虫治疗。
  一般来讲,儿童面部以红润有光泽为主,可是有些儿童却面色整体发白无光泽。此类患儿多有出汗、虚胖、大便稀等症状。这主要是肺脾气虚所致,患儿多合并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服用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进行健脾补肺治疗。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马丙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7 05:20 , Processed in 0.3057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