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中医妇科] 妇科指导:妇科疾病的常用内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3: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治法除了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着手外,还要依据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首先立出总的治疗原则。
  一、调补脏腑
  1.滋肾补肾
  (1)补益肾气:补益肾气常从肾阴阳两方面着手调补,阳生阴长,肾气自旺。或在调补肾阴阳之中适当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以养先天。常用方如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若先天不足,天癸不能至期成熟、泌至,又常于补益肾气方药中,佐以健脾养血、益胃生津之品,先后天共养育之。
  (2)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治宜温肾暖宫,补益命门之火,常用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仙茅、补骨脂、菟丝子、鹿角霜、益智仁、蛇床子等。代表方如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等。注意其性味辛热者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恐有燥烈伤阴之虑。又阴寒内盛,易凝滞冲任血气,故温肾常与活血之品,如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同用。若脾土失煦,肾脾同病,又当同治之。
  肾为胃关,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可致子肿;气化失常,又可变生妊娠小便不通、产后小便异常(不通、频数等)诸疾,又当于温补肾阳之中,佐以行水渗利之品,如猪苓、茯苓、泽泻、木通之属,代表方有真武汤、济生肾气丸、五苓散。
  (3)滋肾益阴(滋肾填精):肾阴不足,治宜滋肾益阴。常用地黄、枸杞子、黄精、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菟丝子、桑椹子等。方如左归丸、补肾地黄汤、六味地黄丸。医学教育网整理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未实,或多产房劳耗损肾精而为肾精不足之证者,又当滋肾填精。治此之时,常在滋肾益阴基础上,继以血肉有情之品养之,可酌选加紫河车、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共奏填精益髓之功。肾阴不足,阴不敛阳,可呈现阴虚阳亢之候,需佐以镇摄潜阳之品,如龟甲、龙骨、牡蛎、鳖甲、珍珠母、石决明之类。
  2.疏肝养肝
  (1)疏肝解郁:抑郁或忧思致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常用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橘叶、枳壳、白芍、佛手等药。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注意女性素体血常不足,而一般行气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以免耗散阴血;或于行气药中,酌佐山茱萸、麦冬、枸杞子、制首乌、地黄类滋阴养血药,预培其损或避制其弊。
  (2)疏肝清热:肝郁化火,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泄热。常用川楝予、丹皮、栀子、黄芩、桑叶、夏枯草、菊花等药,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宣郁通经汤。尤宜配以生地、麦冬、天花粉、玉竹类养阴生津之品。
  (3)养血柔肝:营阴不足,肝血衰少,肝脉乳络失于濡养,治宜养血柔肝。常用地黄、白芍、桑椹子、女贞子、枸杞子、玉竹、山茱萸、北沙参、制首乌、当归等药。医学教育网整理代表方有一贯煎、杞菊地黄丸。肝体阴而用阳,若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应于育阴之中,加入潜阳之品,如龟甲、鳖甲、珍珠母、石决明、天麻、牡蛎之类,常用方如三甲复脉汤。阳化则风动,急当平肝息风,用羚角钩藤汤。
  (4)疏肝清热利湿:肝经湿热下注冲任或任带二脉,治宜疏肝清热利湿。常用龙胆草、车前子、柴胡、黄芩、黄柏、栀子、泽泻、茵陈等药。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清肝止淋汤、四逆四妙散。
  3.健脾和胃
  (1)健脾
  ①健脾养血:脾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常用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肉、山药、黄芪等健脾益气,辅以熟地、当归、枸杞子、白芍、制首乌,共奏气血双补之功。常用方如八珍汤、人参养荣丸、圣愈汤等。
  ②健脾除湿:脾虚气弱,津微不布,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或下注损伤任带,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施。常用药物:党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大腹皮、泽泻、薏苡仁、赤小豆、砂仁等。代表方如白术散、完带汤、参苓白术散。
  ③补气摄血:适用于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证诸疾。于此之时,首当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医学教育网整理配伍止血之品,如炮姜炭、艾叶、赤石脂、乌贼骨、茜草、血余炭、仙鹤草等以治其标。代表方如固本止崩汤、安冲汤等。
  ④健脾升阳:脾虚气弱,气虚下陷,胎失所载或胞脉失系致胞宫从正常解剖位置下移等,均当健脾益气、升阳举陷。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桔梗。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2)和胃
  ①和胃降逆:如因虚而逆以致妊娠恶阻,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偏寒以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因热而逆可选橘皮竹茹汤;肝胃失和而气逆作呕,则当抑肝和胃,并视其郁热之偏盛,以苏叶黄连汤或芩连橘茹汤分治之;至若久吐耗气伤阴,又当养阴和胃或益气养阴、降逆止呕合用。
  ②清胃泄热:冲脉隶于阳明,胃热炽盛灼烁津液,谷气不盛,血海不满,甚而冲任津血无源变生经闭,治当清胃泄热、养阴润燥,方用瓜石汤;若胃热并冲气上逆,火载血上而病经行吐衄者,又当清热降逆、引血下行,以玉女煎类方药治之。
  二、调理气血
  1.理气法
  (1)理气行滞:药用橘核、荔枝核、乌药、本香、香附、枳壳、陈皮、厚朴之类。
  (2)调气降逆:主以和胃降逆之品治之。
  (3)补气升提:具体治法方药,参前补益肾气、健脾和胃法相关内容。
  2.调血法
  (1)补血养血:常用当归、熟地、何首乌、枸杞子、阿胶、白芍、黄精、鸡血藤之类,方如四物汤、人参养荣汤、滋血汤等。
  (2)清热凉血: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过服温热药物、肝郁化热等属实热范围,法当清热凉血,以清经散、保阴煎诸方治之;阴虚血热者,主以养阴清热,常用玄参、生地、知母、黄柏、地骨皮、丹皮、白薇、青蒿等组方,如知柏地黄汤。若热灼营血,煎熬成瘀,又当酌配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桃仁、丹参、益母草、泽兰之属。
  (3)清热解毒:湿热蕴郁,日久不愈,可成湿毒;热淫于内,瘀热壅积,亦可成毒;或直接感受湿毒、热毒、邪毒,导致月经过多、带下病、产后发热、阴疮、阴痒、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性传播疾病等,均宜以清热解毒法治之。常用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红藤、败酱草等药。代表方如五味消毒饮、银甲丸、银翘红酱解毒汤等。
  (4)活血化瘀:血瘀之因,常见寒凝、热灼、气滞、气虚或外伤(含金刃所伤)等。其病理改变可见冲任瘀阻、子宫闭阻、胞脉胞络失畅。若冲任瘀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治宜活血化瘀,常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蒲黄、五灵脂、三七,甚而三棱、莪术、水蛭、虻虫、虫等药。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生化汤、大黄虫丸。
  三、温经散寒
  寒邪客于冲任、胞络,应以温经散寒法主之。常选用肉桂、桂枝、吴茱萸、小茴香、乌药、补骨脂、细辛、艾叶诸药,方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等。阳虚而阴寒内盛者,宜温经扶阳散寒法。阳虚而寒者,温经扶阳散寒法中又常佐以补气、养血之品。风寒、寒湿,又当温经散寒与祛风、除湿法合用。
  四、利湿除痰
  当分别治以利水渗湿、清热利湿、化痰除湿各法。
  利湿法又常与健脾、补肾法同施,组成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法则;气滞湿阻者则以理气行滞与利水渗湿药合用之。
  属湿热为患,需析其源而调治。伤于外,如带下病、阴痒的湿热证,以止带方、萆薢渗湿汤主之;因于内则有因肝经湿热下注,肝脾不调而肝热与脾湿相合医学教育网整理,宜用龙胆泻肝汤、四逆四妙散、三妙红藤汤等分治之。聚湿成痰,下注胞中,治宜燥湿化痰,利湿与化痰药同用。化痰药如南星、半夏、生姜、竹茹、橘皮、白芥子、莱菔子等,常用方如苍附导痰丸、启宫丸。
  五、调治冲任督带
  对冲任督带病位的治疗,多数仍依附于肝、脾、肾施治。例如冲任不固者,常以补肾固冲、健脾固冲法治之;冲任失调者,以疏肝调之;督脉虚寒者,以温肾助阳法主之;带脉失约之属虚者,又常用健脾摄带法治之,等等。现归述如下:
  1.调补冲任 适用于因冲任虚衰或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闭经、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症等多种疾病。可选用菟丝子、肉苁蓉、医学教育网整理鹿角胶、枸杞子、杜仲、人参、白术、山药、吴茱萸、蛇床子等补冲养冲;龟甲、覆盆子、白果、艾叶、紫河车、阿胶以补任脉。方如固冲汤、补肾固冲丸、鹿角菟丝子丸、大补元煎。
  2.温化冲任 冲任虚寒或寒湿客于冲任,以致月经过少、痛经、带下病、不孕症等,宜温化冲任。药如吴茱萸、肉桂、艾叶、小茴香、细辛、川椒、生姜等,代表方有温冲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
          
  3.清泄冲任 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可致经、孕、产各生理时期中的异常出血,如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热邪煎灼,冲任子宫枯涸能引发闭经、不孕。治需清泄冲任血海,药如丹皮、黄柏、黄芩、桑叶、生地、知母、地骨皮、马齿苋、蚤休等,代表方有清经散、保阴煎、清热固经汤、清海丸、解毒活血汤。
  4.疏通冲任 寒、热、痰、湿、瘀、郁气犯及冲任,致冲任阻滞,可诱发月经后期、痛经、闭经、难产、产后恶露不绝、癥瘕等证,均当疏通之。择用桂枝、吴茱萸、乌药、丹皮、赤芍、苍术、法半夏、生姜、枳壳、川芎、柴胡、香附、王不留行、莪术、桃仁、炮山甲等。医学教育网整理代表方如少腹逐瘀汤、四逆四妙散、苍附导痰丸、桃红四物汤、柴胡疏肝散。
  5.和胃降冲 冲气上逆,既可犯胃致胃失和降,也可与血热相引为乱,引起倒经。治当抑降上逆之冲气。药用紫石英、紫苏、法半夏、代赭石、陈皮、竹茹、伏龙肝等,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紫苏饮。
  6.扶阳温督(温阳补督) 督为阳脉之海,督脉虚寒,胞脉失煦,可引起月经后期、闭经、绝经前后诸证、不孕等,治宜扶阳温督。常用鹿茸、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巴戟、附子、续断,方如二仙汤、右归丸。
  7.健脾束带 带脉失约或纵弛,不能约束诸经,可引起带下病、子宫脱垂等,治当束带摄带。然带脉属脾,故束摄带脉多通过健脾益气或健脾运湿法治之。药如党参、升麻、苍术、白术、茯苓、白果、芡实、莲子、莲须、五倍子等,代表方如完带汤、健固汤、补中益气汤。
  六、调养胞宫
  1.温肾暖宫适用于因胞宫虚寒所致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可选紫石英、附子、肉桂、艾叶、蛇床子、补骨脂类,方如艾附暖宫丸、温胞饮。
  2.补肾育宫 先天禀赋不足,子宫发育幼稚,或因产伤直损,或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子宫受累,过早萎缩,而病月经过少、闭经、滑胎、不孕等,医学教育网整理治宜补肾益阴或滋肾填精以育宫。酌选熟地、制首乌、菟丝予、枸杞子、肉苁蓉、覆盆子、紫河车、鹿角胶、鹿茸等,代表方如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滋肾育胎丸、五子衍宗丸、育宫片。
  3.补血益宫 产伤失血过多或哺乳过长耗血,血虚而胞失所养,或发育不良或闭经日久,以致子宫萎缩,发生闭经、不孕诸疾,法当补血养胞。药用枸杞子、覆盆子、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代表方如四二五合方。
  4.补肾固胞 “胞络者系于肾”,肾主系胞,肾气不足,系胞无力,子宫位置下移,发为子宫脱垂,则需补肾固脱。方如大补元煎、寿胎丸。
  5.益气举胞 脾主升清,因产伤或产后操劳过度,劳则气耗,“气下冲则令阴挺出”,发为子宫脱垂。当益气升阳托举子宫。方如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汤、升麻汤。
  6.逐瘀荡胞 若瘀阻胞宫,不能行使其正常功能活动,便可发生经、孕、产、杂诸证,如月经过多、崩漏、堕胎、小产、难产、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腹痛、癥瘕等,医学教育网整理治需逐瘀荡胞。常用益母草、莪术、桃仁、红花、川牛膝、丹参、大黄、水蛭等,方如桂枝茯苓丸、生化汤、桃红四物汤、脱花煎、逐瘀止崩汤、大黄虫丸。
  7.泻热清胞 无论血热、湿热、热毒、邪毒、瘀热诸邪直犯胞宫,致胞内蕴热,发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带下、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癥瘕等证,均宣泻热清胞法治之。常用黄柏、黄芩、丹皮、赤芍、红藤、败酱、马齿苋、蚤休、连翘等,代表方如清经散、清热调血汤、清热固经汤、银翘红酱解毒汤。
  8.散寒温胞 无论外寒或阳虚阴寒内盛,犯及胞宫,或血行迟滞瘀阻不通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胞衣不下、癥瘕、不孕症等。可选肉桂、桂枝、吴茱萸、细辛、干姜、小茴香、乌药等散寒温胞,方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
  七、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通过调补脏腑(肾、肝、脾)、调理气血、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直接或间接可达到调控生殖轴的作用。运用以上方法,可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17 18:03 , Processed in 0.1564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