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2|回复: 0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目为肝窍与“五论说”辨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3: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目为肝窍的生理病理。目为肝窍,亦称肝开窍于目,首见于《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功能,又名“精明”。《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目的生理病理与肝的功能息息相关。在生理上,“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灵枢。经脉别论》)通过经脉的联系,肝气上通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也”(《灵枢。脉度》)。目的视物功能正常与否,还依赖于肝血的濡养。肝藏血,血随肝经上注于目,目得血养,则能发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的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亦云:“肝候于目而藏血,血则营养于目”。生理上肝气调和,肝血充足,目得所养,则能发挥正常的视物、辨色功能;病理上,肝脏病变则可反映于目:若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亏虚,则视物昏花,甚至夜盲,“肝之虚,肾水不能涵木而血少也,……症为胁痛,为头眩,为目干,为眉棱骨痛”(《笔花医镜》);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有搐有答,属肝经风热”(《审视瑶函。目剳》)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则目眩头晕;肝风内动,则目睛上视。若肝郁化火生痰,蒙蔽清窍,则见两目昏蒙,视物不清。如明代傅仁宇在《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中所说:“夫目属肝,肝之怒,怒则火动痰生,痰火阻隔肝胆脉道,则通光之窍遂闭。是以二目如雾,目一昏花,愈生郁闷。”《中藏经》亦指出肝病可以导致目疾:“肝病则头痛、目眩;肝中热,则喘满多怒,目痛腹胀,眼赤,视物不明。”因此在临床上,通过观察目的形态、色泽、视物功能,便可推知肝脏的病变;而眼目的疾患,也多从肝论治而获痊愈。
  2.五轮说。五轮说导源于《内经》,其名首见于宋元年间的《秘传眼科龙木论》。五轮即肉轮(眼睑)、血轮(目眦)、气轮(白睛)、风轮(黑睛)、水轮(瞳神)。“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名之曰轮,其象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也。”(《审视瑶函》)五轮为眼的不同部位,分别与人体五脏六腑息息相关:黑睛为风轮,属肝,白睛为气轮,属肺,目眦为血轮,属心,瞳神为水轮,属肾,眼睑为肉轮,属脾。即如《圣济总录。卷一百六》说:“肝气上注于目,然目有五轮,内应五脏,而骨之精为瞳人,筋之精为黑睛……。”明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亦云:“白属肺,气之精,曰气轮”:“乌珠属肝,筋之精,曰风轮”:“内眦属心,外眦属小肠。血之精,曰血轮”:“肉之精曰肉轮”:“骨之精曰水轮”。
  五轮内应五脏,主要表现在:其一,五脏六腑通过经脉直接或间接与目相连。《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灵枢。经脉》云:足厥阴肝经,系目系;手少阴心经,连目系;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于内眦;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手少阳三焦经的支脉至目外眦;手太阳小肠经,止于目内眦:“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灵枢。大惑论》),故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五脏生成》)。其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通过经脉上荣于目。《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筋骨血气肌肉与五脏相关,筋骨血气肌肉之精即指五脏之精,后世据此发展成五轮学说。
  五轮说认为,目的变化不仅反映肝的生理病理,而且能够反映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变化。
  ①上下眼睑由肌肉构成,脾主肌肉,与胃相表里,故眼睑为肉轮,其病变多与脾胃用有关。如眼睑浮肿、皮色光亮,不红不痛,多属脾虚有湿;若红肿热痛,多为脾胃湿热;若红肿痒痛、湿烂,多为脾经风热夹湿;若皮下生硬结,皮色不变,不痛不动者,为脾经痰湿互结;若上睑下垂,无力上举,多属脾虚下陷;若瞬目频频,或胞轮振跳,阵阵发作,则为脾虚有风。
  ②两目眦血络较多,心主血脉,与小肠相表里,故目眦名血轮,其疾患多与心及小肠有关。如两眦赤脉如缕,根生胬肉,多为心肺风热、经络瘀滞。
  ③白睛色白,肺主气,主白色,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为气轮,其病变与肺及大肠有关。如白睛赤脉弥漫,色鲜红,多属肺经实火;若赤脉细小密布,色淡红,则为肺经虚火;若白睛暴赤,弥漫浮肿,状若鱼泡,泪热刺痛,为风热邪毒,侵犯肺经;如白睛溢血,色如胭脂,多属肺热伤络,血溢络外。
  ④黑睛属肝,肝为风木之脏,与胆相表里,故黑睛为风轮,其病变多与肝胆有关。如黑睛星翳,初起色嫩,多主肝经风热;若时隐时现,经久反复,多为肝阴不足兼痰火湿邪;若翳在黑睛深层,一片混浊,赤脉满布,行经如梳,多为肝经风热毒邪、瘀热郁积。
  ⑤瞳神属肾,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故瞳神名水轮,其病变多与肾与膀胱有关。如瞳神变形,或瞳神稍大,头昏脑胀,或瞳神缩小,微红隐痛,反复发作者,均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若瞳仁内色白,视力减退,多为肾精亏虚,目失濡养。
  综上所述,五轮与五脏,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因此,观察目之轮位与轮病变化,即可推知五脏病变;而目部五轮相应的病变,亦可通过调整相应脏腑的功能获得痊愈。可见,五轮学说在临床上,确实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但是,应当指出,五轮学说亦有其局限性。如白睛黄染,证属肝胆湿热,而非肺经病变;水轮瞳仁病变,则与多个脏腑有关,而不独责之于肾。另外,由于“目为肝之窍”,因此,无论何轮病变,皆应合肝而治。如目眦红赤,为心火及肝、心肝火旺,其治“泻心火不如清相火”,以清泻肝火为主,肝火退,则心火自消。即如近人张育三在《眼科捷要》中所说:“满眼通红,因属心家,而大角红筋胀起,名为兼肝,是肝木能生心火,用平肝之药,以去肝火,而心火自退,即扬汤止沸,不如灶底抽薪之意也。”又如白睛肿胀,当责之于肺,但也与肝有关。故《圣济总录。卷一百六》说:“白睛肿胀者,肝肺之火也。目者,肝之外候也,白睛者肿起或疼痛也。”再如,水轮阴亏、视物昏花,属肾精亏损,但多兼肝阴不足。故此《仁斋直指方》说:“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则昏萦晕眩。”因此,对于目部疾患的治疗,既要注意肝与目的密切联系,又要结合局部变化,由五轮推及五脏。如此,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辨证论治,才能把握病情,提高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5 20:03 , Processed in 0.2852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