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温阳祛寒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3: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阳祛寒法,是祛除寒邪和温复阳气的一种治法。它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而立法。即“八法”中之“温法”。本法以温热性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除脏腑经络间沉寒痼冷等作用的方剂,称为温阳祛寒剂。
  温阳祛寒法,是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设。适用于寒邪留滞三阴的里寒证候。里寒证的成因,或因阳气素虚,寒从内生;或因外寒直入于里;或因误治损伤阳气等等。但不外乎寒邪直中与寒从内生两个方面。寒邪可以伤阳,阳虚又可生寒,二者互相关联。所以里寒证候,如形寒肢冷,喜暖踡卧,四肢厥逆,吐利腹痛等,既为寒邪之盛,又为阳气衰败。而这类证候,采用温阳祛寒法治疗,就具有祛寒与温阳,扶正与祛邪的双重作用。
  温阳祛寒法主治里寒证。里寒之证既有脏腑经络部位之异,又有病情轻重缓急之别。根据不同情况,本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温经散寒四个类型。
  临床运用本法时,应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本法主治里寒证。如寒邪在表,法宜温散,属于辛温解表法。
  2.里寒之证,大多兼虚,故本法常与补法结合用,成为温补之祛。
  3.使用本法时,应辨别寒热的真假。对热伏于里,热深厥深的内真热外假寒证,绝对禁用。临证应细辨之。
  4.注意季节与体质,因人因时制宜。如夏季炎热或素体火旺,虽患寒证,药用剂量应当偏轻,中病即止。如冬季严寒或素体阳虚者,药用剂量应当偏重,以免药不胜病。
  5.对于阴寒内盛,阳气欲脱时,可在温阳祛寒剂中加入人参、五味子、牡蛎、龙骨等,即本法与固涩法配合运用,以提高疗效。
  6.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此即寒因寒用的反佐方法。
  7.寒病屡用温法而效果不显著者。此系王太仆所谓“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可采用温补肾阳的填补方法去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 06:42 , Processed in 0.2271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