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操作指导] 临床操作指导:什么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来此种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此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其主要特点在于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其中有许多原因,例如急性期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者一般的常规方法无力控制病变,致使病变迁延存在并反复发作。对于慢性鼻窦炎来说,治疗就更加困难,粘膜肥厚,变性,息肉增生,纤维化或纤维束性变以及因此造成的通气和引流障碍,往往不是药物能够治疗的,这时候就要借助手术方法。
  传统的鼻窦手术已经延续一百多年,由于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另外鼻窦手术部位深,视觉系统的设备一直没有突破,鼻窦手术长期没有重大的改进。除对少数部分轻症病人实施保守性手术以外,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经常采用根治性的方法,即切除大部分中鼻甲,并刮除全部窦内粘膜,用当代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类破坏性的手术。1966年由德国Storz厂根据英国Hopkins柱状镜理论,并结合冷光源系统试制而成望远型硬直鼻内窥镜,它具有视野宽、导光能力强等优点。七十年代初,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 klinger开创了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新领域,即通过各种角度的鼻内窥镜可以彻底清除窦内隐患部位的病变,迈出了手术治愈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第一步。八十年代初我国鼻科专家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喉科赵绰然教授首先将鼻内窥镜手术技术引入我国,并应用于临床,是中国鼻内窥镜手术的开拓者,对鼻科学的临床解剖及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我国鼻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出发点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项技术发展成为今天的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经过近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实验,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喉科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主任,主治医师并引进了美国、德国、日本等数套先进鼻窦内窥镜,高分辨率视录像系统,全自动鼻窦手术切割器等手术设备,已完成6000例鼻窦内窥镜检查及2000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使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较传统手术明显提高。该种手术病人痛苦小,具有病变切除彻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利用此项技术除可开展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外,还可进行经鼻窦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等颅底及鼻眼相关手术,避免了开颅手术,达到微创手术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4 20:43 , Processed in 0.2365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