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回复: 0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指导: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病因仍不明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长期慢性炎症致肾组织持续破坏,脂质释放,被组织细胞吞噬而形成黄色瘤细胞。②尿路梗阻合并感染。③脂代谢异常。④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局灶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多由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以致肾实质内轻度炎症性病变不能自行愈合。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引起。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发病机制
  尽管可以肯定本病由细菌感染引起且尿路梗阻可促进其发生,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病理表现有两种类型:①局灶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肾内黄色瘤样肿物。②弥漫型:患肾明显增大,多数为脓肾,肾实质严重破坏,肾盂肾盏表面或肾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黄色瘤样肿物。病变可扩展到肾周和肾外组织,肾周广泛粘连纤维化,并累及周围邻近组织器官。
  Malek临床分期:Ⅰ期肾内期:病变局限于肾实质,仅侵入1个肾盏或部分肾实质;Ⅱ期肾周期:肾内病变同Ⅰ期,但已穿透肾实质侵犯肾周围脂肪;Ⅲ期肾旁期:病变弥漫于大部分或全部肾脏,并广泛累及肾周围组织及后腹膜。
  镜下见橙黄色病变由炎症组织构成,其组成为大的泡沫巨噬细胞、细胞质呈颗粒状的小巨噬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肾盂黏膜周围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碎片。偶尔可见异物巨细胞。泡沫巨噬细胞的胞浆,特别是颗粒小巨噬细胞的胞浆细胞的胞浆PAS染色呈强阳性。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早期症状
  本病临床少见,常仅有单侧肾脏受累,罕有双侧病变;绝大多数患者肾区疼痛及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发热(不规则热)、不适、乏力、厌食、消瘦、体重下降和便秘。从有临床表现到确诊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9年。73%患者有结石、尿路梗阻或糖尿病史,38%有泌尿系感染病史,60%可触及腰部肿块,40%有高血压表现。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依据为:对有慢性尿路感染史,晨尿离心沉渣涂片泡沫细胞阳性以及X线发现某些可疑病变者,应考虑XGPN的可能性。X线的改变包括单侧肾肿大,静脉肾盂造影(IVP)显示无功能肾,肾和(或)输尿管发现结石。血管造影显示无血管肿块或伴有肾内血管伸长变细的肿块,输尿管周围血管呈显著的囊状扩张性病变,在显著无血管区域的不规则的有肾功能损害的肾影,以及CT和MRI值有特征性发现。根据这些特点,对40%的病例可以作出诊断或术前拟诊。另外,由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似由细菌感染引起,故尿细菌培养几乎均呈阳性,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最常见,因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率高,耐新青霉素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有类似情况。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主要措施如下:
  1.坚持每天多饮水,勤排尿,以冲洗膀胱和尿道。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这是最简便又有效的措施。
  2.注意阴部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必要时可用新霉素或呋喃旦啶油膏涂于尿道口旁黏膜或会阴部皮肤,以减少上行性再发感染。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必要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鉴别诊断
  本病的肿块易误诊为肾细胞癌,也曾有报道本病可同时伴有肾细胞癌或移行上皮癌,应注意鉴别。肾癌为富血管的肿瘤,可表现明显不规则增强,而本病则增强不明显,或有周边增强,病灶内有囊状或间隔的不增强区。故行增强扫描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另本病有结石、梗阻、脓肿的存在及脓性物和局部黄色组织黏附于肾盂肾盏,也提示为炎性疾病。故应注意与其他慢性尿路感染性疾病肾结核等梗阻性疾病相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4 15:36 , Processed in 1.1568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