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内科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血液高凝 内、外源凝血系统被激活。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毒),缺氧、酸中毒,小血管炎等均可造成小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胶原暴露而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系统发生凝血;同时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壁上聚集及释放其内容物,形成白色血栓。细菌内毒素及抗原抗体复合物亦可直接激活因子Ⅻ。  (二)组织促凝物及其他物质进入血循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如孕期宫腔内容物、组织损伤、肿瘤细胞破坏、溶血及血小板破坏等均具有组织促凝活性。  内、外源凝血系统被启动后,在血循环中形成凝血酶,后者促进血管内凝血加速发展,同时大量消耗Ⅰ、Ⅱ、Ⅴ、Ⅶ、Ⅻ因子和血小板生成凝血障碍。  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凝血酶、激活的因子Ⅻ、受损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激活物质以及缓激肽的释放均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酶转变为纤溶酶,后者为蛋白水解酶,可溶解纤维蛋白(原),使之降解为X、Y、D、E等碎片,称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这些碎片可抗凝血酶,干扰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及干扰血小板的聚集及释放,进一步加重出血。  促发因素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肝脏清除功能受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肝功能障碍等,对循环中的纤维蛋白、促凝物质、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清除障碍。  二、高凝状态  血液凝固性增高,如妊娠后期,血液中许多凝血因子增加;或抗凝血因子减少,如抗凝血酶Ⅲ减少。  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  如大量应用抗纤溶药物及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血流淤带 如血液粘稠度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5 17:53 , Processed in 0.1849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