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国际商务师辅导] 2011年理论与实务宏观管理的必要性(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宏观管理的辅导对考生的复习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内容如下:( I, d* m8 t/ x6 ^- S7 Q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改革与调整(识记)
9 P" d7 A% V3 E' I       自1978年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建立。  b# Z% m" Z0 S! s& Z
    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四大召开前(1978~1991年),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单一的计划管理为核心的外贸管理模式已被打破,通过计划、行政措施、法律法规、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调节和控制对外贸易活动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各种外贸宏观管理手段在管理体系中的定位及相互关系尚未理顺,相互之间的交叉重叠严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外贸管理仍以直接调控为主,经济手段的运用尚不充分,影响对外贸易按客观经济规律运行;计划改革仍未到位,还存在一部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也具有很强的刚性;行政措施的实施既不规范,也缺乏透明度;仍未建立起完善的外贸立法体系等。; g9 O& w- A0 F! T. K5 ^% w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外贸体制。据此,我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改革和调整的目标是转变外贸宏观管理职能,建立以法律手段为基础、以经济调节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外贸管理体制朝着加快完善外贸立法管理、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弱化外贸行政管理并按国际贸易通行规则规范外贸行政管理的方向演进。
8 n+ C( |/ P+ W2 x5 @: N    (多选)我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改革和调整的目标是6 e8 ?( G3 G1 I' J4 B3 o  O
    A.以市场调节手段为主
9 @) d% Q5 f) O  @( E) t    B. 以经济调节手段为主
' p, {- r, K2 p/ ^) g    C.以法律手段为基础4 h+ U$ J$ j  G4 ?- ]' s
    D.以行政手段为基础
- i$ N6 J/ g+ j    E. 以行政手段为辅
6 K6 S( Q% f: f0 p  {6 J    答案:BCE$ L6 q) D% @6 u' z: d
    育路教育网预祝参加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的考生一切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6 19:04 , Processed in 0.2281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