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回复: 0

[诊断基础] 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排斥反应是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碍。移植术后,人工调节受者机体的免疫状态是控制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目前采取的措施:①使用免疫抑制剂。②诱导受者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耐受。  (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常用者如下:  1.化学性免疫抑制剂  (1)环孢素A,其作用是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基因的转录,从而阻断IL-2依赖性的T细胞分化增殖。  (2)糖皮质激素: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凋亡,抑制PC表面HLA的表达,从而干扰其抗原提呈作用。  (3)硫唑嘌呤:影响DNA合成,干扰T细胞的增殖。  (4)环磷酰胺:抑制B细胞和T细胞免疫。  2.生物性免疫抑制剂  (1)细胞性多克隆抗体:与相应的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相应细胞。  (2)细胞性单克隆抗体:针对单一细胞发挥作用。  (3)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阻断细胞因子参与排斥反应。  (4)某些融合蛋白:杀伤过客细胞的CD45单抗与蓖麻毒素的融合蛋白;杀伤IL-2阳性T细胞的IL-2与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等。  (5)反义寡核苷酸:阻断CK、粘附因子和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  3.某些中草药:如雷公藤,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  (二)免疫耐受的诱导  诱导受体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是最理想的排斥反应防治措施。目前限于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研究思路:  1.应用大剂量天然可溶性或人工合成的供者HLA分子,通过封闭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TCR,以诱导受者特异性T细胞凋亡。  2.输注可溶性CTLA-4,阻断被移植组织细胞的B7与受者T细胞表面CD28的结合,干扰共刺激信号的形成。  3.阻断CD40-CD40L、CD2-LFA3等膜分子的相互作用,使T细胞功能障碍。  4.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特异性耐受。  5.T细胞疫苗,诱导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破坏移植物特异性T细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8 08:07 , Processed in 0.30907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