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诊断基础]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坏血病病人影像检查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坏血病病人影像检查结果:在骨干侧,由于已钙化的软骨不能正常成骨。而为纤维组织代替,呈一透亮的明显骨小梁缺损带,称为坏血病带。它连同增宽而脆弱的先期钙化带成为最脆弱的区域,当病变明显时,常易引起先期钙化带的碎裂折断,以及坏血病带软骨的骨折,并可伴骨骺分离。
  1.腕、踝、肱骨及股骨远端为易显示坏血病的部位。在干骺端,软骨细胞增生减少,先期钙化带处钙盐继续沉着,而在骨干侧的吸收又减少或停止,因此钙盐堆集。在X线片上呈一增宽、致密的钙化带,常不规则。由于骨质不良,实际上不是坚固而是脆弱。
  2.在骨干侧,由于已钙化的软骨不能正常成骨。而为纤维组织代替,呈一透亮的明显骨小梁缺损带,称为坏血病带。它连同增宽而脆弱的先期钙化带成为最脆弱的区域,当病变明显时,常易引起先期钙化带的碎裂折断,以及坏血病带软骨的骨折,并可伴骨骺分离。
  3.干骺端周缘处,先期钙化带骨干侧松质骨和皮质骨的缺损区称为角征,反映该处骨小梁及皮质萎缩、消失,为坏血病的特有征象,常见于胫骨近端。
  4.当增厚的先期钙化带横向延伸、突出干骺端边缘时所形成的骨刺称为侧刺,亦为坏血病的特征。
  5.普遍的骨质稀疏可非常明显,骨密度明显减低,骨小梁稀少不清,但如能见到,则比佝偻病边缘清晰。骨皮质变薄,如同铅笔所勾轮廓。
  6.骨膜下出血可使骨膜与皮质分离,常见于干骺区,开始为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后则出现钙化。
  7.恢复期时,骨骼密度及骨小梁渐恢复正常,增厚的先期钙化带和坏血病带也渐变细,以至恢复正常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21:58 , Processed in 0.2393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