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诊断基础]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脑池显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3: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原理和方法:将放射性示踪剂(如99mTc-DTPA)经腰穿引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它将沿着脑脊液循环的径路运行,依次进入各脑池,最后到达大脑凸面,经蛛网膜颗粒吸收入血可于注射示踪剂后1、3、6、24、48h分别进行头部前位、侧位及后位脑池显像。
  2.正常所见:正常人于注药后1h见小脑延髓池像,3~6h后各基底脑池相继显像,呈向上的三叉形,其底部为基底脑池和四叠体池,中央为胼胝体池,两侧为外侧裂池,其间空白区为侧脑室。24h各基底池影消失,放射性向大脑凸面集中,形如伞状,以上影像两侧基本对称。
  3.临床应用
  (1)交通性脑积水的诊断:本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是:①放射性示踪剂进入侧脑室且潴留24h以上;②示踪剂消除缓慢,24~48h大脑凸面仍不显像;但有时只出现上述现象之一。本法是唯一能确诊本病的方法,对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
  (2)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本法可显示出脑脊液漏口及漏管部位的异常放射性浓集影像,有助于确诊耳漏和鼻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6 02:28 , Processed in 1.02105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