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回复: 0

[国际商务师辅导]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复习辅导(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国际商务师考试课程 全面的了解国际商务师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国际商务师考试相关资料 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 Q. p8 T$ X% x* F' w) }
  金本位制的特点与作用
. A) e3 L+ N: M) x3 J6 q5 g* _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
1 S& y$ v  {5 f! e  |  国际货币体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的。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意味着各国在实现内外平衡时,对第一节所述的基本问题要遵循的准则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这些准则所进行的变革。从时间先后看,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制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这一节我们分别进行介绍。
; f, z6 @/ Z5 ~2 p  国际金本位制! Z7 y7 b. \3 c( u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它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除金币外,还存在着可兑换为黄金的银行券及少量其他金属辅币,但只有金币才能完全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国际金本位制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
1 ]0 u% R5 p3 l6 G* p9 Z# v" {  金本位制的特点与作用" a+ P! h' E2 k% T9 S0 u1 [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传统的金本位制是金币本位制。它的主要内容是:
& F# S2 S) u2 X+ H3 y6 }* v  (1)用黄金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的比价由其含金量决定;
- [% N" v$ l( n5 s) e; M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可自由地将黄金交给国家铸币局铸造成金币;
! p! J7 u; l* Q6 F* f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 a  [- f  U& [1 Z# I- u4 O* a; H5 Q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人。) {+ |( B& n& v
  由此可见金本位制具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价值符号(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不致发生通货膨胀现象;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移动,这就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所以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比较健全的货币制度。
7 h$ V1 f( E1 Y" h; n+ ?# f9 [2 O  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d: ]5 F2 S# Y  1.促进生产发展。
- N+ D* ^( M; S: n  在金本位制下,币值比较稳定,生产成本易于计算,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信用的扩大,生产规模和固定投资的规模不会因币值变动而波动,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n1 g7 r* \3 K1 l
  2.保持汇率稳定。
5 Z# m) V' z; h) l2 Z0 G  ^5 F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各国本位货币所含纯金之比称为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各国货币汇率的物质基础。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汇率的波动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加黄金运送费是黄金输出点,这是汇价上涨的最高限度;铸币平价减运送费是黄金输入点,这是汇价下跌的最低限度。由于黄金输送点限制了汇价的变动幅度,所以汇率波动的幅度较小,基本上是稳定的。) F- [# j3 ]9 M/ q# I9 K! d% s: h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6 G' o7 i" j2 @0 N* ^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收支是自发进行调节的,因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引起黄金的流动,黄金的流动使黄金输入国的银行准备金增加,并减少黄金输出国的银行准备金,而银行准备金的变动将会引起货币数量的变化,从而造成贸易国双方国内物价和收入的变动,最后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制止黄金的流动。任何国家都不会发生因黄金储备枯竭而不能维持金本位制的情况。9 M& M# u& k: ^, V3 B2 L6 _
  4.促进国际资本流动。* S2 d2 \" o2 W! r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外汇汇率上升,当汇率上升超过黄金输送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减少了作为发行准备的黄金数量,从而减少了货币发行量。于是金融市场银根吃紧,短期资金利率上升,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时,就将产生套利活动,促使短期资金内流,短期资金的利率上升,也会促使长期资金的利率上升,引起长期资金的内流。如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则将发生相反的情形。这种资金流动,可以在短期改善国际收支,稳定国际金融。
6 i$ B9 i, E' y- i7 |- p+ G- x% D  5.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9 F. ^5 i( }( r+ ?6 J6 j4 R  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把对外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而把国内平衡物价、就业和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放在次要地位,服从对外平衡的需要,因而国际金本位制也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协调其经济政策。
9 }3 C% w* R  y" v' Y  对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 j- T3 r# y/ U7 c* a1 R: n
  国际金本位制盛行时,正值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全盛时期,国内和国际政治都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当时世界的工业制成品来自英国,其他国家的贸易赤字可以得到英国贷款资金的弥补,国际收支可以大体上保持平衡。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实行国际金本位制,它所带来的固定汇率对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非常有利。国际金本位制本身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并不像理论上所说的那么完善,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缺陷表现在:1 a! n$ A! H, S  [& o6 G0 c" t
  1.在实行国际金本位制的30多年时间中,黄金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并不频繁。. c' M/ h* B- a+ T" J2 L: K
  一国发生贸易赤字,不一定总要输出黄金,它可以利用国外的贷款(主要是英镑贷款)来弥补赤字。同样,发生盈余的国家也可以利用资本输出,来减少盈余,也不一定要输出黄金。这样,贸易的不平衡就难以通过由于双方货币供应量和价格的相反变动来得到纠正。0 {. Q' a5 F7 G
  2.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作用必须通过国家之间物价水平的变动,才能使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进而引起黄金在两国间的流动,使国际收支平衡,使汇率稳定。然而事实上,在金本位制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物价变动趋势相当一致,并没有发生物价变动引起黄金流动的现象。9 G- Y4 r% ]9 C& v3 b9 f
  3.国际金本位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各国政府都遵守金本位制的基本要求,对经济不加干预的基础之上。% \  W0 `: V" B6 T' q4 K4 B
  然而在金本位制的末期,各国的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已经不是听凭金本位制发挥自动调节作用,而是经常设法抵消黄金流动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当黄金流人国内时,货币管理当局会采取措施抑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以稳定物价;反之亦然。于是,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实现。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国际金本位制不可能自动调节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4 01:38 , Processed in 0.1588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