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0

[学术动态] 临床医学学术动态:临床与疾控系统紧密合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可靠吗?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调查腹泻流行状况的?如果是可靠的,这些数据确实为临床提供了治疗腹泻的很多新思路”。这是9月6日在长沙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腹泻病高峰会上第一个学术报告后有人提出的问题与看法。做学术报告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传染病防治办公室冉陆教授,而提问的则是来自北方某医院的一名临床医生。在随后的交流中,多数与会代表都强调了临床与疾控系统的紧密合作,是防治腹泻病成功的关键。
  中国腹泻病高峰会由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2004年起每年一次定期主办。本届高峰会有来自全国各地部分医院的儿科、感染科、消化科医生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专家学者等260余人参会,共同就腹泻病在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论题进行了研讨。
  要提高口服补液盐治疗比例
  用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相当经济、便利、安全和有效的基础疗法,可近期在河南省开展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却显示出这一适宜疗法没得到有效推广。
  冉陆教授是这一调查的负责人。她们的调查发现,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间调查的42912人中,腹泻病两周发病率平均为1.77%,年发病率约为0.46次/人。年(其中0~1岁组发病最高,两周平均发病率为7.23%,年发病率约为1.88次/人。年);估算的门诊就诊率为64.6%,住院率为1.14%;处于前三位的病原体是志贺菌、沙门菌、致泻大肠杆菌中的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多重耐药严重,高达97%左右。
  在治疗方面,门诊病人用药较多的是抗生素(46.12%)、止泻药(49.96%)、黏膜保护剂(38.26%),而采用口服补液盐治疗的不足1%;住院病人多采用抗生素(48.02%)、黏膜保护剂(83.3%)等,几乎没有采用口服补液盐治疗的。54.39%的未就诊病人采用自备药或是药店自行购药治疗,其中抗生素的使用比例为59.38%,诺氟沙星使用比例为(29.12%),其次为止泻药(19.78%),但无人采用口服补液盐治疗。
  相对于这一调查显示抗生素在所有腹泻病人的高比例应用,2000~2002年间,腹泻病人抗生素使用比例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美国分别是3.6%、3.8%、5.6%和8.3%.抗生素的过量应用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冉陆教授指出,如何进一步降低腹泻病人的抗生素应用比例,应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而提高口服补液盐治疗比例,往往事半功倍。
  加强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自欧美、日本和我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调查显示,人类诺如病毒(NoV)是集体机构爆发性急性胃肠炎首要的致病原,占60%~93%.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朱启镕教授介绍说,诺如病毒是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婴幼儿和成人散发性急性胃肠炎常见病原之一。荷兰的研究显示,在社区儿童和成人散发性腹泻病人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在19.7%;我国近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虽然学龄儿童几乎都感染过诺如病毒,但仍然对该病毒易感,缺乏持久免疫保护。
  治疗这一疾病,基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多数预后良好。临床上并无特效抗诺如病毒药物,主要是采用具有吸附作用的胃肠黏膜保护剂,并给予口服补液盐、输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对症和支持疗法,可取得明显疗效。
  在本届高峰会上启动了一项由博福-益普生公司支持的多中心课题,拟在上海、天津、杭州、重庆和广州5个城市的儿科病人中开展诺如病毒流行监测,调查儿科诺如病毒胃肠炎特征,了解社区儿童急性胃肠炎的患病率和住院率,并试图建立快速诊断方法和检测诺如病毒基因型及其变异株。朱启镕教授表示,这一课题的开展,将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治做出循证和探索。
  提高对药物性腹泻的认识
  多种药物的应用可以引起胃肠道损伤。上海瑞金医院消化科袁耀宗教授强调,这类损伤产生的症候群的发生率、死亡率和疾病费用负担往往被低估,而且病变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是相对轻微的良性药物性腹泻,但也可能是致命的胃肠道出血或穿孔。
  可引起药物性腹泻的常见药物包括导泻剂、抗肿瘤化疗药、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袁耀宗教授介绍说,治疗这类腹泻的常见措施是,停用相关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加用抗胃肠动力药物(如阿片类药)或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他举例说,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1~2周,容易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这与药物剂量或给药途径相关性小,发生率因不同抗菌药物而异。如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中有20%可发生药物性腹泻,其中20%是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
  袁耀宗教授认为,提高对药物性胃肠道损伤的认知,可以提高对原因不明的胃肠道症状,尤其是腹泻的病因诊断率,从而选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本届高峰会上,有关专家还就感染性腹泻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关系的争议和进展进行了辩论,并向与会者介绍了迁延性与慢性腹泻的诊疗、急性腹泻病原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他们在演讲时强调,虽然目前腹泻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但腹泻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发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近期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散发的腹泻已成为仅次于普通感冒的最常见感染性疾病。只有疾控与临床共同携手,才能有效防治腹泻病的蔓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7 01:56 , Processed in 0.1442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