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回复: 0

[国际商务师辅导]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考点复习资料(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国际商务师考试 课程全面的了解国际商务师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5 g- {) I4 b
  第二节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和机制; l- ~! J# Z6 X; i$ E+ P
  一、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4 n7 y  ~- {& K# X, \
  由于制约和影响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因素较多,所以对生产要素国际移动原因的分析就较为复杂和困难。从输出方和输入方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原因是不同的,对同一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原因也会不同。但就一般而言,导致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各国(地区)问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各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国(地区)政府的干预。5 ]! e) O+ f. S$ j' c
  (一)各国(地区)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7 v3 P& W" Q& M/ W5 y. \
  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地区)间的生产要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 C5 P5 v' l% J& P
  1.各国(地区)间资本要素的差异
; M( y/ {; t3 v* t( {  各国(地区)问资本要素的差异性主要是由历史的原因和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所决定的。资本丰裕的国家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历史发展中,当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原始积累和殖民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获取了大量建立现代化工业的资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了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资本优势。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资本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别。不仅如此,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本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 P4 E4 u: ~/ ~$ c  2.各国(地区)间劳动力要素的差异
* B- K9 I. [* h+ g) I) @/ K& e  各国(地区)间劳动力要素的差异对于发展经济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口稠密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历史等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裕,因此,二战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对于劳动力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还需考虑劳动者的能力。劳动者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天然资质、接受教育的程度和长期从事的职业等。首先,就某项工作而言,某些人的天然资质优于其他人,不同的天然资质会使某人更适合于做一个工程师,另一个人更适合从事医生或律师工作。其次,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取决于该国的教育水平。一般而言,接受教育多的劳动者比接受教育少的劳动者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二战后,西方经济学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就是指这一情况。人力资本是指在劳动者身上进行的投资,其中包括教育、培训、卫生、保健等等,以使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科学和利用先进的技术。这种投资和劳动力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并对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发生作用。再次,即使每个人的天然资质和接受教育的水平一样,长期从事一种或少数几种职业仍然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产生差别。劳动者的技能会因职业不同而发生变化和改进。
3 F& h9 u# \% c( Y2 k  3.各国(地区)间技术要素的差异
- _# C0 Z' u! ?5 E1 d$ O  赫克歇尔和俄林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设各国间在技术上是没有差别的。用这一假设来解释二战后各国间经济发展和经济往来是不现实的。各国间,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上的差异性对于各国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固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技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至今为止经历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推动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科学技术革命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同步的。l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产业革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英国之后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19世纪后期,德国开始了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则在德国之后完成了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40年代到50年代初,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项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发源于美国,随后,西欧和日本也迎头赶上,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技术的转让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优势决定了该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有利条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技术比较发达,其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大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要素属于一种人为的可得性生产要素。从根本上来说,各国(地区)间技术要素方面的差异性源自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的水平。
/ a# n1 g, j0 {- F. q8 M  4.各国(地区)间在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差异
6 Y4 c- i8 L" f; y6 U  各国(地区)间在土地要素、经济信息要素和经济管理要素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由于各国(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又由于社会历史的因素,各国(地区)的国土面积、土地状况和气候状况都会不尽相同。土地要素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其价格会相对低廉;相反,则会相对昂贵。土地要素丰富,有利于进行土地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经济信息要素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经济信息虽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的生产要素,但是,当它与其他有形的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时就能够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战后,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并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日益对这一要素加以重视。各国或地区在经济管理要素方面的丰裕程度也不尽相同。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经济管理,既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又包括微观企业的管理。总的来说,发达国家这种要素多一些,而发展中国家稀缺一些。
( \) N9 M1 z4 b7 X0 o( \! N+ L  (二)各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o' t2 n# z2 d9 b" \, v+ _
  制约和影响生产要素在各国问进行移动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在3 q% M  P% K  l2 C& e
  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如何从不发达的经济状态进入经济发达国家的行列,如何提高本国人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都与正确的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及合理的对外经济战略密切相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运用自己相对充裕的要素(劳动力、土地等)的输出,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本、技术、管理等)的输入,做到国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因而,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距来看,要素的国际移动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也导致了生产要素在发展水平相近的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流动。
" G" Q7 X1 O  L  从各国经济结构角度来分析,各产业间、各部门间、各类产品生产间的比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间会产生不一致,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问也不会完全一致。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两个方面促进了生产要素进行跨越国界的移动。一方面,各国在生产能力、生产结构上的不一致,导致了对于要素需求在种类、质量和数量上的不一致;另一方面,从要素供给的角度来看,各国在要素禀赋、要素创造方面的不一致,使得各国在各类要素的可供量上也存在种类、质量和数量上的不一致。这种来自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促进因素,将直接造成要素在各国市场上的供求状况的差异,进而造成它们的价格差异。有了价格差,如果各国又不对要素移动施加限制的话,生产要素就将会为获取更高的报酬而开始移动。这是因为,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是一国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获取绝对和相对利益是生产要素发生国际移动的根本原因。追求更高的要素收益是移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价值规律在各国问进行作用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可否认,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要素配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相对固定性,或由于对要素在未来某个时期价格可能提高的预期以及出现了强大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有时也会出现某种牛产要素由价格相对较高的国家流向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的现象。% z9 c1 }6 x: @* V
  (三)各国(地区)政府的干预, K+ p, K) m/ ^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各国(地区)政府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对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影响。毫无疑问,国际经济的现实说明,各国(地区)政府采取的鼓励性干预措施对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促使生产要素流出和流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干预措施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有行政手段(颁布有关行政性的政策条例)、法律手段(以法律的形式固定有关条文)、经济手段(如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国际协调手段(通过双边政府首脑会议或多边国际组织);干预的范围,则涉及各种生产要素。就干预措施中的法律手段而言,涉及资本要素移动的有外商投资法和海外投资法等;涉及技术要素移动的有技术转让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等;涉及劳动力要素移动的有外国劳工管理法和本国劳工输出管理法规等;涉及土地要素移动的有经济特区法和有关土地出售与出租方面的法规等。尽管政府干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如果就经济动机来考察的话,政府的一切干预措施都是着眼于鼓励本国充裕要素的流出和本国稀缺要素的流入,从而缓解本国在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不平衡,直接和间接地提高本国要素的收益率。- y- Y0 ^8 {) b1 K
  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机制
% `: J# @; z3 R4 q+ i  (一)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机制+ P3 Y0 e8 ?$ A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有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
9 R1 p) n) i( w" `; k8 Y- E0 L5 B* f6 m3 E  两种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它主要通过价格杠杆来进行调节;非市场机制主要指政府和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调节,它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主要通过法律、行政、计划等手段和政策协调来实现调节。国家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国家立法和对外签署有关协定,有意识地对生产要素的流进与流出进行调节,这就是非市场调节机制。非市场调节机制不仅可以保证一国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中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和生产要素移动与重要组合配置的规模。例如,如果两国间签有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就有可能使这两国间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流动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再有,如果一国对生产要素流出的政策较松,限制较少,那么,该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对外移动规模就相对较大,反之,则较小。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闻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
2 e- R( `0 v5 [: Q" M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是通过生产要素市场进行的,在市场上,各种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要素商品,要素商品价格的确定和一般商品价格的确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生产要素的国际市场为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提供了条件和动力。与商品的国际市场一样,它也是由需求方(买方)与供给方(卖方)构成的。在国际市场中,需求方力图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所需要素,而供给方则力图以较高的价格售出自己所具有的要素。供需双方的行为,形成了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都对最终的成交价格、成交数量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要素价格属于使用价格。需求方在支付了要素价格之后得到的仅是要素的使用权,要素所有权仍归供给方。从而,利息是资本要素的使用价格,利润是管理要素的使用价格(不包括超额利润),工资是劳动力要素的使用价格,而地租则是土地要素的使用价格。消费者之所以对商品提出需求,是为了从中求得生理和心理欲望的满足(亦即所谓“获得效应”),因而称之为“直接需求”;生产者之所以需要生产要素,是为了运用它们进行产品生产,通过交换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由于生产者对于要素需求的大小与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量密切相关,因此,生产者对要素的需求称为“间接需求”。通过加总所有生产者对于某一特定要素的需求量,可以得出对这种要素的总需求;而加总所有的供给者对于某一特定要素的供给量,则可获得这种要素的总共给。显然,随着价格水平和市场规模的变动,总需求和总供给也会发生变动。因而,要素的移动规模也会发生变动。
4 c; E# K. w# R1 ?) k# Y  (二)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类型" C3 B3 K  Z: b
  从市场理论角度来划分,国际生产要素市场分别属于如下几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中,由于买卖双方的行为方式不同,因而要素移动的特点也存在着差异。  b8 X& \% {5 N) `  u8 |6 k  [: a
  1.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1 ?. L1 n1 M8 A7 `/ l0 P/ O
  (1)供给或者需求的要素完全同质,供给者对于需求者或者需求者对于供给者双方都是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易决策,一视同仁,互不歧视;
) H$ t8 ^- o  @9 \) P  (2)要素的供给者或需求者的数目无限多,个人的销售量或购买量仅占总供给或总需求的极小部分,从而个人无法影响总成交量和价格;
! Z5 o# q: V/ ^$ o  (3)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拥有关于市场的充分信息;( m" E8 P: v) _
  (4)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皆可自由出入市场,因而,在这类市场中,任何单个的买者或卖者都无法通过操纵要素成交量和价格以得到额外的利益。8 L- t! Q/ A& r- N6 v
  2.完全垄断的要素市场, d' t9 c/ o" n( E) j
  从买方和卖方两个角度来分析,有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两种形式的要素市场垄断。卖方垄断市场指的是一个卖者面临着许多相互竞争的买者,而买方垄断市场的情形却恰好相反。卖方(买方)完全垄断市场的特性在于:2 d+ A# ^7 o/ h8 a
  (1)市场上仅有一个要素的供给者(需求者),因而要素供给量(需求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他的行为,其个人的供给量(需求量)就是整个市场上的总供给量(总需求量);6 L- a! F, U) y1 _4 i" \5 l
  (2)某类要素具有特殊的、难以为其他要素所替代的性质;
/ U/ @- M  h: q8 G+ X  (3)垄断性供给者(需求者)可独自决定要素的价格;
+ X/ Q6 ?, D$ h; F# w5 o  (4)根据自己利益的需要,供给者(需求者)会在不同的市场中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求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 U1 y0 X; j' z' S  3.垄断性竞争的要素市场
9 W' N, S3 q$ J! a2 U; F% [  这一类市场介于上述两类极端市场之间,并且同时具备上述两类市场的某些特征。卖(买)方垄断性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在于:卖(买)方数目非常多以至无法对各自的竞争者产生影响,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相似;然而,每一个卖(买)者所供给(需求)的要素在性质上很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其他要素可部分地而非完全地替代,这一点显然又与垄断市场相近。这类市场的垄断性(竞争性)与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可替代性)呈正向关系。在现实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大多数的要素市场属于这种类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29 17:54 , Processed in 0.3163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