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回复: 0

[国际商务师辅导] 国际商务专业知识——考试指导(第六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t! i' i! C/ ~, j4 B: S6 q! _! {
  一、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的主要内容  l8 V" O& d+ T$ A9 L
  本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forGrowth)的命题。4 Z! e3 X# h/ X
  在50年代,诺克斯(R.Nurkse)在其所著《贸易格局与发展》—文中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因此他们两人便成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b0 `( i9 ]3 g1 C. ^& ^' R+ S2 D+ c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I; R( [# N8 @) A' t/ [
  (一)战后50年代诺克斯的主要观点6 ?+ w5 S- A' C9 b  I
  50年代诺克斯对19世纪英国与新殖民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研究之后,得到的结论是,19世纪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是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而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诺克斯认为:——方面,因为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办法进行专业化分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了产量。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他认为这是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外贸易产生间接的动态利益,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他指出,19世纪的国际贸易“具有这样的性质:中心国家经济上的迅速成长,通过国际贸易而传递到外围的新国家去。它是通过初级产品的迅速增加的需求而把成长传递到那些地方去的。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的配置的手段,它尤其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
! B& h- N; E# q5 q) }* g5 C/ E  (二)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的观点  T1 F, i" h& G# r
  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学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较高速的增长,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2 \. R9 P4 {5 p& Q# @1 e5 t* S
  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星巨。
: {' }  b: _3 \) g0 g6 e  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 ^( M" g/ F! L; }8 `% N  3.规模经济利益。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 U" P' q# k4 G3 p& @  ~2 O  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会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 Z+ I' @5 H8 L9 }* z4 V
  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
7 p/ w  A1 {& x! \) _9 D/ k* N  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 s' L; G$ O! [- k' {$ U  (三)诺克斯认为这个学说在20世纪不再适用的原因
. @- t+ \. c+ q- {- D  诺克斯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学说,适用于19世纪,其主要论据是英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带动了新兴国家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他们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到了20世纪,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这一学说不再适用。即在20世纪,中心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成长并未通过初级产品需求的增加而把它们的经济增长传递到世界其他国家去。诺克斯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6个:- K, }4 e& e2 d& o/ e
  1.发达国家工业结构的变化,由轻工业结构转向重工业结构(技术和化学工业),即从制成品中原料含量高的工业转向原料含量低的工业;
# E1 V0 M. i! [5 x7 p% U  2.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劳务部门所占的比重增加,因而对原料的需求落后于生产的增加;
5 Z2 w+ }) r" a0 @% T. ^) O  3.对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 \9 v$ U) p4 j  n) i4 A
  4.农业保护主义的蔓延;
0 X( i; ?2 E% i4 e! T% {' X0 o  5.工业原料的节约使用(如电解镀锡,金属回收和再加工);
# v; q1 b8 }/ U0 p! r: S  6.合成原料和人造原料越来越多地代替天然原料。: r; `+ ^- @# F" ]9 g8 L/ i
  尽管如此,随着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口导向型而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后,这一学说再度流行。
  b& Z0 A6 v0 y2 x" ?% `7 r' o8 }  二、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的评价4 t! C9 B5 v% l# y3 c, ?5 a
  (一)就对外贸易能带动或激发经济增长这点来说,它是正确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商业的扩张往往推动着工业的进步,世界商业和世界市场是在16世纪开始资本的近代生活史的。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时期如果没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工业进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商业上的产业大革命是革命的历史前驱。在战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以发展对外贸易为突破口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这个学说存在一些片面性。$ u3 c3 A( s8 g. Q
  (二)这个学说存在的片面性
% l: e, u& @/ u8 F  1.过分夸大了对外贸易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他们的经济发展除了生产关系改革这个重要条件以外,还有四个主要因素,即: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的管理。这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只有综合起来,经济才能取得迅速的发展。
. h0 i) ]  C# s, |8 x7 ~6 W  2.忽略了对经济增长机制的分析。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起刺激和带动作用,只是在其他条件具备时才能有这种作用。对外贸易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是它的一个必需条件,而不是它的先决条件。在19世纪西欧国家对初级产品需求的增长之所以能带动少数白人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因为在这些地区存在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条件。而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尽管它们的对外贸易也增长了,但是并没有导致经济发展,原因就是它们在国内还不具备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条件。9 R. C3 E1 n4 M* D  L3 C; R
  3.掩饰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中的生产关系。他们只抽象地谈论对外贸易给一国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交换,剥削、掠夺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历史事实,抹煞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借助经济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5 01:13 , Processed in 0.3861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