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指导: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13例护理干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方法:分析总结我科13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观察及经验。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术后如观察处理不及时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冠状动脉造影病员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和有效的抢救、护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护理
  长期以来,冠心病一直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正急剧上升,发病年龄正呈日益年轻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左右,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会面临冠心病的“流行”高峰。从临床工作实践来说,冠状动脉造影可使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5%,大大地提高冠心病的诊疗水平。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属有创性检查,术中、术后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部分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防治术中、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工作应重视的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我科近2年来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5月-2008年5月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06例,男134例,女72例,年龄30~79岁。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心绞痛149例,胸痛待查36例。AMI病人在发病2周后,心绞痛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禁忌证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
  1.2方法
  所选患者均采用穿刺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做好导管、药品(阿托品、硝酸甘油、多巴胺等),除颤仪、监护仪等用物准备。术前指导病人正确咳嗽方法、床上大小便等,做好心理疏导,术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生命体征、心电图情况。术后严格压迫止血,沙袋、宽胶带加压包扎预防出血,绝对卧床,右下肢伸直制动12h,严密观察术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及生命体征。如病人术中出现心室纤颤、血管迷走反射(面色苍白、大汗、心率降低),术后穿刺处出现假性动脉瘤(皮肤青紫红肿、搏动性肿块)、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伤口出血均视为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206例手术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6.3%.心室纤颤1例,穿刺局部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穿刺部位出血8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低血压1例。并发症经积极处理无一例死亡,均恢复正常出院。
  3讨论
  3.1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3.1.1心室纤颤
  心室纤颤是冠状动脉造影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的原因为导管插入过深,阻塞圆锥支血供;注入造影剂时间过长、剂量过大;造影剂排空不畅,长时间淤滞于右冠状动脉内。本组发生了1例心室纤颤。为一69岁老年男性,在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时先后推注2次造影剂后,病员诉胸闷难受,HR50次/min,随即心电示波显示心室纤颤,病员意识丧失。分析该病例,术中造影剂推注过多,时间过长,造影剂排空不畅,术前未行有效的正确咳嗽指导,而诱发心室纤颤。
  3.1.2出血
  是股动脉穿刺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共发生出血并发症8例,其中3例因反复穿刺所致,5例发生在病房,其中2例是在沙袋移位所致,2例是未到时间即下床活动所致,另1例是未严格12h内术侧肢体制动,卧位不当所致。
  3.1.3低血压
  ?冠脉造影术后低血压多认为由于造影剂扩张外周血管所致[1]。原因多为低血容量,术前禁食、水,造影剂扩张外周血管及渗透性利尿和失血;心输出量有关等。本组共发生低血压1例,年龄70岁,因病人是第四个造影检查,故禁食时间较长约7h,考虑可能与低血容量有关。
  3.1.4血管迷走反射
  本组共发生迷走反射2例。1例发生于穿刺股动脉时。1例为术后拔除鞘管时,与病人精神紧张、压迫用力过猛发生疼痛或低血容量有关。
  3.1.5假性动脉瘤
  血肿在动脉穿刺处与动脉相通,收缩期血流从动脉内流出到血肿腔内,舒张期则可回流到动脉内。本组1例病人发生了假性动脉瘤,于出院后1周发生,返院后观察可见穿刺部位形成一搏动性肿块,皮肤青紫色,听诊可闻及明显的血管杂音,诉剧烈疼痛。形成原因可能为术中穿刺不当或动脉鞘过大造成创口过大;术后压迫止血不当或护士对病人的术后指导不周到,或病员遵医行为差等。
  3.2护理干预
  3.2.1术前准备
  3.2.1.1心理干预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焦虑的原因进行开导,减轻病人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及负担。
  3.2.1.2物品准备
  ?掌握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程序和要求,术前作好导管、物品、药品准备。
  3.2.1.3病人准备
  协助病人完善各种相关检查。术前一日作好备皮、手术同意书的签订、碘过敏试验。告知病人术前训练的重要性,术前一天让病人练习平卧位时深吸气-屏气-用力咳嗽,以加快术中造影剂的排泄。据报道[2]曾有患者在CAG术中咳嗽无力,使造影剂从冠状动脉排出缓慢,导致一时性心肌缺血,而诱发室颤。术前1~2天练习床上排尿,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且术侧肢体术后要伸直,不能取蹬位或坐位排尿,如不练习床上排尿,则可能会出现尿潴留。为减轻CAG病人的消化道症状,避免禁食时间过长引起血容量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可适当缩短禁食、禁水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同时安排的手术较多时应恰当掌握后面病员的禁食时间。
          
  3.2.2术中护理
  3.2.2.1心理干预
  ?由于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采用的是局部麻醉,病人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的神志始终是清醒的。因此护士应尽可能多陪伴在病人旁,利用护理技巧分散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3.2.2.2严密监护心电活动
  ?手术中推入过多造影剂、时间过长,易诱发室早、室颤,应准确及时地向术者报告心电示波情况,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如出现室颤,立即撤出导管,同时配合予胸前捶击或非同步电除颤。若出现造影剂排空缓慢,应立即嘱病人用力咳嗽,以提升胸腔负压,加速造影剂排空。本组病例发生心室纤颤1例,经300J非同步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
  3.2.2.3注意观察病情
  ?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尤其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病人紧张或医师操作过猛易发生迷走反射。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胸闷、心率下降、血压降低等应积极处理。本组病人在术中穿刺股动脉时发生1例迷走反射,经立即静推阿托品5mg后恢复正常。
  3.2.3术后护理
  3.2.3.1心理干预
  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及术后预后的恐惧,及时告知手术结果,术后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以取得病人配合。
  3.2.3.2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术后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拔除鞘管局部压迫15~20min,确认穿刺处无出血后,以1kg沙袋压迫6h,宽胶带加压包扎12h,术侧肢体制动12h,避免过早活动术侧下肢,并密切观察沙袋位置。嘱病人咳嗽及用力排便时压紧穿刺点,并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加压包扎。对于少数血肿形成或淤血者,可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理疗。本组发生出血的8例病员经积极处理均恢复正常。
  3.2.3.3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血压的波动情况。消除病人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刺激可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指导有效咳嗽、屏气及少量多次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避免空腔脏器的强烈刺激,如为尿潴留病人导尿时,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本组发生1例低血压病人经积极扩容和多巴胺静滴升压治疗后恢复正常。
  3.2.3.4密切观察病员有无迷走反射征象
  ?术后拔除鞘管时与病员作好沟通交流同时避免用力过猛发生疼痛,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心率缓慢、血压降低应考虑血管迷走反射,对心率缓慢者,可静脉推注阿托品0.5~1mg以提升心率,对抗迷走神经作用;对血压低者,可先给予多巴胺稀释静脉推注,若不回升则可静滴提升血压。同时积极补液补充血容量。术后1例病员发生迷走反射经推注0.5mg阿托品后血压、心率恢复正常,症状改善。
  3.2.3.5预防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预防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股动脉穿刺和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一经确诊应及时处理。本组发生的1例假性动脉瘤立即在血管多普勒超声指导下,用手或血管压迫器压迫股动脉破口,同时行超声检查,若穿刺点无血液流动信号,加压包扎24~48h.压迫止血时避免压迫静脉引起静脉血栓,避免压力过大、包扎过紧,引起下肢缺血或局部皮肤破溃、坏死,经积极的处理,病员于1周后治愈出院。
  3.2.3.6预防栓塞
  术后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同时术侧肢体有效制动12h,防止穿刺部位发生血栓形成脱落而引起血管栓塞。如果在拔管后该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远端肢体发冷,可给予血管扩张剂、溶栓剂等处理,必要时请血管外科会诊或用特殊导管扩张以恢复肢体的血供。本组病人未发生栓塞。
  3.2.3.7预防感染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并注意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红肿、触痛及渗液。如体温升高<38℃,而局部穿刺点无特殊,为组织损伤、机体反应所致,如>38℃,有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能,本组病例无感染及夹层动脉瘤发生。
  冠状动脉造影已在临床应用四十余年,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有创性的介入性诊断方法,仍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作好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舒适度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也应加强该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作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处理,这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卫峰,张宪,郑爱芳,等.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及其防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88,(4):197.
  2王丽资.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预防.中华护理杂志,1994.
  3王丽姿.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禁食方法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2):67-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9 08:32 , Processed in 0.3242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