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0

[护理论文] 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防止婴幼儿保留灌肠药液排出体外的护理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镇静、催眠及肠道杀菌等。保留灌肠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属于特殊群体,易哭闹、挣扎,不能理解和配合治疗,所以灌入的药物易排出体外而影响检查和治疗。笔者在工作中反复操作试验、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婴幼儿行保留灌肠防止药液排出体外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04/06襄樊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行保留灌肠的门诊患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33个月,平均14.1个月;细菌性肠炎9例,霉菌性肠炎6例,需催眠行辅助检查者5例。
  1.2方法
  排空肠腔内的积液、积气及粪便。用液体石蜡棉签轻轻插入肛门转动,待转动欠润滑时依次更换第2、3根,以刺激肠壁平滑肌收缩引起排便反射。体位摆放:取俯卧位,患儿俯卧于家属双腿上,头部朝向家属右侧,足部朝向家属左侧。灌肠方法:遵医嘱取用药物,药量5~20mL,一般不超过20mL,温度39~41℃,用20mL注射器抽吸药液,连接一次性肛管并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分开臀部暴露肛门,轻轻插入肛门约5~7cm,至直肠壶腹部,用左手夹紧患儿臀部,缓缓推注药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3~5min推完为宜。嘱家属夹紧患儿臀部并将患儿头部枕于右侧胳膊,换至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避免摇晃,继续夹紧患儿臀部5~10min。行检查者待患儿入睡后即刻前往检查。肠炎患儿嘱家属保留药液1h以上,以便药物吸收。
  2.结果
  药液30min内未排出者18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10min排出者2例,有效率90%。
  3.讨论
  进行保留灌肠前,需排空肠腔内的粪便、积液和积气,以便药物的保留和吸收。插管灌注时选择俯卧位比仰卧位和左侧卧位易于固定患儿和暴露肛门,以便顺利插管和推药。药液推注完毕后即行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避免摇晃,以利于保留药液。肛管插入直肠壶腹部为宜,直肠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结,直肠黏膜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插管时注意角度的选择,顺着直肠的弯曲(会阴曲和骶曲)缓缓插入,顺着人体所固有的解剖角度,可减少肛管对肠管的刺激。药液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冬季药液需加温,温度保持39~41℃,以防刺激肠管使药液排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9 03:06 , Processed in 0.3611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