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护理论文] 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治疗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发生在其病的各个阶段。从外因、内因脏虚病理产物滞留等致病因素的角度并分析导致肺、脾、肾等诸脏功能失调,察其先后,根据诸邪、诸脏、血瘀之间,相互影响转化,采用审因治疗,达到祛邪安正,恢复脏用,提高疗效,阻止其病发展变化,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中医治疗;祛邪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其致病因素,可由风寒、风热、水湿、时疫、疮毒等外因引起,或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诱发,或脏腑不足、虚损化生水湿、热、血瘀等病理产物的留滞而复发。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与“辨证审因,审因论治”的原则,祛邪就成为其病的主攻方向,祛邪可安正[1]。在正虚邪实时,扶正祛邪并用,邪去正复,助其脏用。
  1 祛邪是治疗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重点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往往病情加重,起病急,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发生或增加,血压升高,有的出现肾功能不全。近似祖国医学的水肿、腰痛、虚劳、血证等范围。对其的治疗,早在《素问·汤液醪醴论篇》就指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亦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逾。”其书又说;“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乃后治其痼疾也。”张景岳又指出:“除积之要,知在攻补之宜”。现代徐嵩年也主张:“不仅要补其脏体,更重要的是助其脏用”。据上述,治疗其病,速去病邪,邪尚轻尚浅阶段,发汗祛邪宣肺为主,病邪深入或稽留,病情较重时,还是立足于祛邪,当邪留正伤,或正虚邪恋时,应补其脏损与祛除余邪并用,达到祛邪安正,扶正祛邪的目的。于家菊氏通过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性炎症,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肾脏病理损害的修复和纤维蛋白的吸收作用,与中医的祛邪扶正认识一致。祛邪是治疗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重点。
  2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祛邪”的主要方法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为外感、内伤、药邪及由其产生的病理产物等皆可导致。但其邪性质不同,侵入部位与影响的脏腑各异,邪、脏腑之间互相影响和牵连;因此,治疗时,当察其先后,审其主从,知犯何脏,“先其所因”,“审因论治”,全面权衡。其祛邪的主要方法如下。
  2.1 解表宣肺利水法 外感六淫,由表入里,“首先犯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多见浮肿,咳嗽,尿少,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属病初邪盛。治拟解表祛邪,宣肺行水为主。常用药:苏叶、桔梗、光杏仁、米仁、甘草。若外感风寒,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加麻黄、防风、荆芥发汗宣肺;若外感风热,咽红喉痛,发热,脉数,加浮萍、牛蒡子、蝉衣、鱼腥草清热宣肺;若感受风湿,头重体楚,关节酸痛,脉濡,加羌独活、海风芚祛风胜湿;若暑邪内侵,多汗身热,烦渴尿短,脉弦数,加西瓜翠衣、荷叶、六一散清暑化湿;若感受燥邪,咽红,口干,舌红,脉数,加桑皮、浙贝、炒山栀、元参清燥润肺,达其清解外邪,宣表利水,调整肺的宣肃功能,即“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2.2 开郁行气利水法 肝郁发病,气机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多见胸胁苦满,嗳气腹胀,小便不畅,常累脾及肺,浮肿短气,厌食乏力,脉弦细。拟以开郁行气,宣肺健脾利水为主。常用药:柴胡、沉香、陈皮、枳壳、苍术、川朴、光杏仁、白术、米仁、泽泻。若气滞血亦滞,腰痛入夜尤甚,脉沉涩,加元胡、丹参、两面针、川芎理气活血,达其气行则水行。
  2.3 泻火解毒利水法 时疫或喉庳、乳哦或疮毒等热毒内侵入肾,多见咽喉红肿焮痛,小便黄赤,面肢浮肿,发热烦躁,苔黄舌红,脉弦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明显增加,血压升高。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银花、半支莲、冬葵子、地肤子、白茅根、鸭跖草、大黄、甘草、米仁。若“毒热内瘀”,加丹皮、赤芍、紫草、红花活血凉血。若热甚伤津液,口渴,舌红光,加元参、麦冬、生地养阴生津增液。
  2.4 清热利湿化瘀法 病邪稽留深入,与内生之湿交阻,郁而化热,或秽浊之邪,侵入下焦,湿热蕴结,或应用激素,耗精伤阴,水湿内盛,“水能病血”。多见浮肿,尿少,纳差,恶心,或低热,苔黄腻,舌暗红,脉弦。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甚或肾功能不全。是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进展期,湿热邪盛,脉络阻滞。常用药:泽兰、车前子、萹蓄、米仁、荠菜花、石见穿、猪苓、瞿麦、白茅根,以凉血活血,湿热分消。血尿不止,加大蓟、小蓟、赤芍、丹皮、地骨皮凉血止血;蛋白尿不退,加石韦、竹叶、茯苓、川萆艹 解通利湿邪;若出现蜡状管型,肾功能不全,加天麻、荷叶、枳壳、法夏、制军升清降浊;血脂增高,加怀牛膝、马鞭草、玉米须、徐长卿解毒散瘀。
  2.5 益气化瘀利水法 邪恋稽久,久病耗气血瘀,而“瘀能病水”。多见浮肿,短气咳喘,食少倦怠,腰酸乏力,舌淡胖紫,脉细弱,蛋白尿、血尿。常用药:党参、黄芪、当归、丹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蛋白尿顽固,加益母草、川芎活血通脉;血尿反复,加白参、三七益气止血和络。
  2.6 温阳利水化瘀法 邪留损脾及肾,脾虚湿生,肾虚水泛,阳虚则寒,寒湿凝滞,血行受阻,多见腰以下肿著,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酸钝痛,舌质淡紫,脉沉迟,出现蛋白尿、管型尿,或肾功能不全。常用药:熟附子、炒白芍、白术、茯苓、桂枝、仙茅、仙灵脾、川芎、香附、当归。若蛋白尿不消,加菟丝子、杞子、泽兰活血固精;若管型尿不退,加苍术、怀山、丹参健脾活血;氮质潴留,恶心呕吐、腹胀尿少,加生姜、法夏、茯苓、制军和胃降浊。
          
  2.7 滋阴化瘀平肝法 热邪内阻,伤津耗液,阴虚阳亢,或阴液不充,血行不畅。多见两颧红暗,头晕耳鸣,腰酸烦热,舌红紫,脉弦涩。尿血、血压、血脂升高。常用药:女贞子、旱莲草、知田、黄柏、益母草、玉米须、大小蓟、左牡蛎滋阴平肝,化瘀宁络。若血尿持续不消,加地骨皮、白薇、泡三甲、泽兰活血养阴退热。若血压明显增高,加怀牛膝、石决明、羚羊粉益肾活血潜阳。
  3 小结综上所述,邪实是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原因。祛邪七法是治疗其病的基本大法,其效果为临床所证实,也为现代医学对祛邪方法的机理,有效药物的作用研究所证实,邪去正安,防止其病的变化发展。但诸邪之间,肺、脾、肾之间,邪、血瘀、脏虚之间,往往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等也不乏其例。因此治疗时,重视患者机体的整体,要察其先后,审因祛邪,达到提高治疗效果。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水液代谢枢纽,诸脏病无不赖其营养,药物发挥作用也需脾胃的运化敷布,即“安谷则昌”,所以调理脾胃也是巩固疗效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徐嵩年.治疗“蛋白尿”的经验.新医药学杂志,1978,2:8
  2.3.2 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2.4 心理护理
  2.4.1 心理疏导 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 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心的人。
  2.4.2 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2.4.3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 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2.5 健康指导
  2.5.1 疾病知识指导 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5.2 用药指导告诉老年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指导老年患者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帮助老年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教育老年患者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徒然撤换药物。提醒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
  2.5.3 自我监测指导 教会老年患者或家属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3 小结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等.科素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高血压杂志,1996,7(4):293-295.
  2 尚海鹏.高血压防治新进展.新医学,1999,30(4):244.
  3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5 00:44 , Processed in 0.1647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