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回复: 0

[护士资格试题] 妇产科主治医师历年真题及答案(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妊娠期间发生的与妊娠有关的疾病。
  2.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
  3.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
  4.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
  5.凡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
  6.妊娠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喘不得卧者。
  7.妊娠中期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
  8.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
  二、填空题
  1.与妊娠有关
  2.峻下滑利,祛瘀破血;有毒
  3.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剂量
  4.胃虚、肝热、痰湿
  5.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6.香砂六君子汤
  7.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8.调理气血
  9.子宫体腔以外
  10.输卵管
  11.活血化瘀,消癓杀胚
  12.先兆流产
  13.止血安胎
  14.肾虚、气虚、血热
  15.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16.习惯性流产
  17. 虚则补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8.父母禀赋虚弱
  19.羊水过多症
  20.脾失健运,水渍胞中
  21.鲤鱼汤
  22.健脾除湿、行水消肿;白术散;补肾温阳、化气行水;五苓散
  23.肝肾阴虚、气郁痰滞、气血虚弱
  24.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25.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26.清热熄风、安神定志
  27.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28.肺失濡润,清肃失职
  29.百合固金汤
  30.肺肾阴虚;肺阴亏虚、肾阴不足
  31.尿急、尿频、淋漓涩痛;清润;通利
  32.至阴穴;膝胸卧位;八珍汤加味;保产神效方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四、问答题
  (1)受孕后,常见于①阴血偏虚,阳气偏亢而致病;②胎体渐长,阻遏气机而发病;③肾气亏损,胎失所系而致病;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胎失濡养而发病。
  (2)妊娠病的治疗原则:①治病与安胎并举,常用的方法有补肾以固胎之本,健脾以益血之源,疏肝以通调其机;②下胎益母,用于胎元异常,胎殉难留,或胎死不下者。
  (3)闭经和早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①临床表现,闭经者无早孕反应,早孕者多有择食喜酸等早孕反应;②妊娠试验:闭经者阴性,早孕者阳性;③妇科检查,闭经者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小,早孕者子宫饱满,海格氏征阳性;④B超:早孕者能发现胚囊,闭经者子宫略小或正常。
  (4)胃虚引起的妊娠恶阻:主证:孕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或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等胃虚的全身症状和舌脉.治则: 健脾和中,降逆止呕.方选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生姜 大枣 甘草).
  (5)妊娠腹痛主要根据腹痛的性质和程度,结合兼证及舌脉辨其虚实。血虚者小腹绵绵作痛加血虚的全身症状和舌脉;血寒者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加血寒的全身症状和舌脉;气郁者小腹胀痛,加气郁的全身症状和舌脉。其治疗原则是调理气血。
  (6)诊断胎漏:①确定妊娠(尿妊试阳性,B超显象宫内妊娠);②孕后少量阴道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酸腹痛等征象;③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合;④与激经、胎殒难留、胎死不下相鉴别。
  (7)肾虚型胎漏:主证: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治法:补肾固冲,止血安胎。方药:寿胎丸加艾叶炭(菟丝子川断桑寄生阿胶)。
  (8)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三者的诊断要点:①均属于妊娠病,故妊娠试验阳性,B超显象宫内妊娠;②从症状上看:妊娠腹痛以孕后发生小腹疼痛为主,胎漏为孕后阴道少量下血,但无腰酸腹痛等症胎动不安则有腰酸腹痛下坠之症,且伴有少量阴道下血;③从妇科检查上看:三者宫口均未开,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合。三者相互间的联系:妊娠腹痛若继而出现腰酸或阴道下血,或者胎漏兼见小腹坠痛,腰酸者,均为胎动不安。可见:妊娠腹痛与胎漏是胎动不安的轻症,胎动不安是妊娠腹痛和胎漏的重症。
  (9)寿胎丸是治疗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的代表方剂,临证时应随证加减治疗:①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黄芪等;②气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之类;③血虚者加熟地、白芍之类;④血热者加生地黄芩、黄柏之类;⑤若出血不止者,加苎麻根、生地榆、旱莲草之类;⑥纳差者加砂仁、陈皮。
  (10)肾气亏虚型滑胎症见:屡孕屡堕,甚或如期而堕,并伴见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全身肾虚之症,治宜补肾固冲安胎,方选补肾固冲丸(菟丝子 续断 巴戟天 杜仲 当归 熟地 鹿角霜 枸杞子 党参 白术 大枣 砂仁)。
  (11)白术散用于脾虚子肿,症见妊期面浮肢肿,甚至遍身俱肿,皮薄而光亮,按之凹陷不起,并伴有一派脾虚的全身症状和舌脉。其治法是健脾除湿,行水消肿。
  (12)子肿是指妊娠中晚期,头面四肢遍身俱肿。胎水肿满是妊娠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喘不得卧。
  (13)诊断子痫:①病史:孕期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史。②症状: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腰背反张,须臾醒,醒后复发或持续昏迷不醒。③检查:血压≧21.3/14.6KPa;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可超过5ɡ/24h水肿明显;另外,肝功、肾功、二氧化碳结合率、眼底、心电图等检查有助诊断。④应与癫痫、脑血管意外等病相鉴别。
  (14)子痫与癫痫均可出现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两目直视症状。主要鉴别点在于:①子痫者,因人而发,发作前有妊高征病史,且有头晕头痛,视物昏花,胸闷泛恶之先兆症,发作时,须臾醒,醒后复发,甚至持续昏迷,抽搐可反复发作。②癫痫者。以往多有发作病史。并非因妊而致。发病前或发病时均无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发作时口中常有六畜之声,抽搐发作时间较长,醒后精神疲惫,休息后恢复正常。
  五、病案分析
  1.诊断:恶阻(脾胃虚弱)。胎动不安(肾虚)
  治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固肾安胎。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和寿胎丸
  党参 白术 茯苓 姜半夏 砂仁 陈皮 桑寄生 菟丝子 川断 炙甘草 阿胶
  2.诊断:异位妊娠(休克性)
  诊断依据:①5天前行人流术,但宫内未见绒毛,活检提示宫内膜呈A-S反应;②突然下腹疼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③腹部检查及妇科检查均呈阳性体征;④后穹隆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
  处理方法:①抗休克、吸氧、补液、输血。②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3.诊断:胎动不安(肾虚)
  病机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
  治则:补肾益气,固肾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 川断 桑寄生 阿胶
  4.诊断:妊娠肿胀(脾虚)
  病机分析:脾虚不运,水湿停聚,泛于四肢肌肤,发为子肿
  治则:健脾除湿,行水消肿
  方药:白术散
  白术 茯苓 大腹皮 生姜皮 橘皮
  5.中医诊断:妊娠眩晕(气血虚弱)
  西医诊断:先兆子痫
  病机分析:孕后久患恶阻,损伤脾胃,化源不足,气血虚弱,气虚则清气不升,血虚则血髓失养,故发为眩晕。
  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5 23:11 , Processed in 0.2367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