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回复: 0

[护理管理] 执业护士护理管理指导:警惕“方言”在护理中的隐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士与思者之间是亲密接触者。无论是向病人讲授治疗意图、与病人交谈,还是病人心理信息的回收,都直接借助语言,而语言不通,则给病人带来许多不便。我院近几年来治疗护理的外地病人日渐增多,在临床护理中,笔者发现地方性的方言不论是对本地患者还是外地患者,同样都存在着很大的事故隐患,如果不引起重视,将导致许多不可逆的治疗差错事故。
  现象之一:造成误听
  在本地方言中,“姚”和“邵”发音为“yao”,“郑”和“陈”发音为加g。我国从80年代起就十分流行单名,这种现象本身造成的重名现象就更为严重。例如“姚英”和“邵颖”、“王伟”与“黄卉”等,在方言中屑同音字,这种情况在门诊护士进行注射时,就容易造成病人误听而打错针或是拿错处方。
  现象之二:延误治疗
  有许多进行破伤风脱敏注射的外地患者,由于护士用方言交待,病人听不明白,只注射了一次便不见踪影,造成治疗不全量。有些甚至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一位做阑尾手术的四川民工,打好硬麻后,护士嘱其肩部稍拾一下,以将上肢护板放好。但病人没听懂,误解为让他坐起来,结果将硬麻导管滑出体外,而医护人员也未能及时发现,以致病人术中不停地叫喊,医生也因肌肉反射性紧张而无法手术。经查后发现,术中所注麻药均流在手术床单上,只好暂缝切口,重新麻醉再行手术,延误了治疗时间,又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现象之三:护患交流障碍
  在住院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初来乍到的外地病人,人生地不熟,加之语言不通,使他们整日孤独忧虑,大大妨碍了护思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信息反馈。由于病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曾经有一位来自江西的病人,因上消化道出血住入我院,住院期间常见他独自流泪,问其原因是听不懂本地话,觉得孤独无助,想家想亲人。患者由于不能及时与他人沟通感情,在疾病的恢复中会带来于机体不利的因素。
  现象之四:影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而正确地运用文字,则是写好护理文件的关键。由于习惯了讲方言,一部分护士在书写中,经常不知不觉地使用了谐音字,如“腹痛剧烈”,写成“腹痛激烈”:“陈旧性”写成“阵旧性”等,这些不但影响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同时还直接反映了一个护士的文化素质,这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探讨
  护士的语言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它不但要使病人听了舒畅,而且最重要的是让病人听懂。我国是个大国,有着很多种不同的地方方言,随着经济开放的搞活,病人的来源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本市或本地区,而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语言发音区别甚大,如果不能用易懂的普通话交谈,势必给病人造成很多的不便。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接触外地患者,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再发生,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护理治疗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从自身做起,增强文化素质的修养 广大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听广播或阅读报纸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会话能力。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普通话会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重视。2 加强宣传,利用黑板报、墙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普通话在治疗中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能够认识到在医疗服务行业中语言障碍所造成的治疗事故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不可挽救的。3 加强工作中的责任心,作为护士应善于观察和发现病人的每个细微表情变化。当发现病人有疑惑,或是对你所讲授的治疗意图没反应时,应耐心细致地给予反复讲明。自己不能以普通话会话的护理人员,可以用笔示告知病人或请他人代以讲授。总之,任何一项检查和治疗都必须首先让患者听清楚,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今后的护理治疗中发生类似上述现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医院 邵海霞 作者简介:邵海霞,38岁,1980年毕业于浙江省舟山卫校,1993年担任总护士长。曾有多篇论文参加省、市学术会议交流和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1 22:50 , Processed in 0.1848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