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中医护理] 胃下垂的辩证施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辩证分型  1)中气下陷症状:脘腹痞满,或坠胀不舒,劳累后尤甚,倦怠乏力,纳谷不馨,嗳气频频,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苔薄白舌淡,脉濡细或缓弱。  证候分析:脾虚则中气下陷,故有脘腹痞满,甚则坠胀不舒,劳累后尤甚;脾虚则运化无权,可有倦怠乏力,纳谷不馨;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嗳气频频;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养,故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苔薄白舌淡,脉濡细或缓弱为脾虚之象。  2)脾阳不振症状:脘腹闷胀,时有隐痛,久站或劳累后尤甚,畏寒喜暖,得温则问胀隐痛减轻,纳差,呕恶,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缓弱。  证候分析:脾之气阳不振,升举无力,气虚下陷则见脘腹闷胀,时有隐痛,久站或劳累后尤甚;脾阳不足则畏寒喜暖,得温则问胀隐痛减轻;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谷不化可有纳差,呕恶,便塘;舌淡胖,苔薄白,脉细缓弱为啤阳不振之象。  3)胃阴虚亏症状:脘腹胀满,烦闷不舒,食后和劳累后尤甚,口渴喜饮,口苦且臭,或有干呕,便秘,口唇干燥色红。舌红少苦,脉细数。  证候分析:脾虚气陷,故有院腹胀满,烦闷不舒,食后和劳累后尤甚;胃阴不足,虚热内生,故阴津亏少有口渴喜饮,口苦且臭;胃失和降,则可有干呕;阴津不足,肠道失润,则有便秘;口唇干燥色红,舌红少苦,脉细数为胃阴亏虚之象。  诊断要点  1)上腹部不适、饱胀感、站立久及劳累后加重,或见腹胀痛、嗳气、恶心、纳差、腹泻、便秘或交替性腹泻便秘。严重者可有心悸、低血压、站立性昏厥等。  2)肋下角常小于90度。  3)X线胃肠钡餐检查有肯定诊断价值。特征为无张力型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髂嵴连线以下。  施治原则  1)中气下陷治则:益气升提。  2)脾阳不振治则:温阳举陷。  3)胃阴不足治则:养阴和胃。  注意事项  1)患者应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张力。  2)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饥饱无度,以防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胃下垂;控制茶水摄入量,切忌一次饮用大量茶水;每日可饮少许黄酒,以鼓舞气血上行,但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肝病、乙醇过敏者禁服。  3)本病大多数预后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6 08:27 , Processed in 0.5545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