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回复: 0

[中医护理] 痰饮的形成及其致病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痰饮由人体内水湿凝聚而成,是脏腑病理变化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又有成为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  痰饮的形成:  由体液凝聚停积而成。“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饮、痰三者的区别即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其形成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使水湿的运化输布发生障碍有关。  痰形成后可随气机流行、外而肢节,内而脏腑,无处不至,当痰浊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时,可发生多种病证,如痰饮犯脏肺失宣降而咳嗽、咳痰、喘满,喉中痰鸣等,痰浊犯胃,胃失和降而胸脘闷满,恶心呕吐等;痰迷心窍,心神失常而神昏谵语,精神错乱或癫狂等;痰阻心脉,气血运行受阻而胸闷心痛;痰阻清窍,清阳不升而眩晕;痰饮流窜肌肤筋脉,经络阻滞而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皮下肿块,瘰疬等,故有“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痰饮致病的特点:  1)咳吐多量痰涎,喉中痰鸣;  2)有眩晕、神昏、满闷、肿胀等症状;  3)各种肿块、瘰疬、结节等多为痰核流注;  4)兼有脾虚证候;  5)苔腻,脉滑。  痰证证治:  1)寒痰:痰稀色白兼有寒象,治以温化寒痰药。  2)热痰:痰粘稠有块,色白或黄,兼有热象。治以清化热痰药。  3)燥痰:痰粘而稠,不易咳出,或带有血丝,伴咽干口燥。治以润燥化痰药。  4)湿痰:痰稀白,量多,易咳出,兼有倦怠,疮满、食欲不振等湿证证候,治以燥湿化痰药。  5)痰核瘰疬:皮色不变,坚硬不痛之皮下肿物,治以消痰软坚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1:27 , Processed in 0.2738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