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回复: 0

[中医护理] 黄疸的病因病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疸是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尤以目睛发黄为本病的重要特征。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记载较早,论述甚详,分类亦多,如汉代《金匮要略》分为五疸,隋代《诸病源候论》分为二十八候,宋代《圣济总录》分为九疸三十六黄,至元代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根据黄疸的病理性质,症状特点,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实践。到了清代《沈氏尊生书》又有瘟黄之分,也叫急黄,并指出此种黄疸杀人最急,传染亦烈,实持为黄疸之重症。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它是一个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凡一切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都属于本病证所论范畴。西医内科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及消化道肿瘤,钩端螺旋体病等,凡是出现黄疸症状的疾患,均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病因病机  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发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或自内而生之湿邪,分湿热和寒湿两种,致病机理主要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湿邪的致病特点是遇冷则凝,遇热则蒸。由于有夹热夹寒之不同,个体虚实之差异,因此病理表现也就不一样。  湿热发黄:1)由饮食不节,或过度饮酒,损伤脾胃或肝胆,生湿酿热;2)素有伏热,湿从热化,湿热交蒸;3)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或因湿热之邪偏盛,从表及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外泄。以上三种均为湿热交蒸,阻滞中焦,薰蒸肝胆,胆液妄行,溢于肌肤而发黄疸,是为阳黄。4)湿热挟外邪疫毒而伤人,则热化迅速,传变最快,易入营血,内陷心肝,其病暴急,传染亦烈,一身面目俱黄,是为急黄。  寒湿发黄:1)过食生冷,饥饱失常,或劳倦太过,均能损伤脾胃阳气,湿从内生,而从寒化,寒湿凝滞中焦,胆液被阻,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阴黄。2)阳黄失治误治,湿重而缠绵久延,损伤阳气,湿从寒化,亦可转为阴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6 13:35 , Processed in 0.1370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