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回复: 0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痛经的辨证施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痛经是以经行腹痛为主症,周期性反复发作,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痛经常呈渐进性加重趋势,且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较重。临床应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手段进行鉴别。本病为妇科常见病,其精神状态、起居环境、卫生习惯、心理社会因素、饮食嗜好等均为痛经的诱发因素,故应加强临床护理。
  痛经的病机分虚实两类,实者冲任阻滞,不通则痛;虚者冲任胞脉失养,不荣则痛。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湿热蕴结导致冲任阻滞,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则导致冲任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在临床护理中,应注意分辨寒热虚实,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1.注意询问痛经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及程度,有无伴随症状,以辨清寒热虚实。痛在经前经期者多为实证;痛在经后者多为虚证;绞痛、冷痛、胀痛、刺痛、灼痛者属实证;隐痛、坠痛者属虚证;疼痛剧烈、甚至昏厥者多为实证;绵绵作痛多为虚证;冷痛、绞痛属寒;灼痛属热;痛在小腹或少腹,按之痛甚者为实证;痛在小腹,喜按者为虚证。通过问诊及观察,充分掌握辨证依据,分别施护。
  2.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如有较大血块排出需保留,以供医生查看。
  3.痛经剧烈发作时,注意观察面色、出汗、脉搏、血压等情况,以免发生昏厥。若面色白,冷汗淋漓,脉象细伏,血压下降者,应立即采取平卧位,并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止痛措施。可立即给予针灸,一般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太冲、内关、合谷等;畏寒肢冷者,针后加艾灸,或结合耳针疗法,取穴子宫、神门、肝、肾。还可按摩或热敷小腹部。也可口服元胡止痛片或应用止痛剂,尽快止痛。
  4.行经时注意生活起居,注意腹部、足部的保暖,禁止游泳、涉水,防止寒邪侵袭。
  5.经前、经期忌食生冷、酸醋等食物,以免收敛、凝滞气血。
  6.加强情志诱导,防止精神紧张,给予精神安慰,使之怡情悦志,以使气血运行通畅,减轻疼痛发作。
  7.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防止外邪入侵。
  8.经期绝对禁止房事,禁止不必要的妇科检查,防止精血互结,或经血逆流,或外邪入侵,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继发性痛经的发生。
  9.掌握服药时间,原发性痛经患者可于经前5~7天开始服药;继发性痛经患者平时重视疾病的治疗;所用中药应注意温服或热服。
  10.平时劳逸结合,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经期避免过劳及剧烈活动,使气血充足,运行通畅,防止痛经发生。
  11.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7 06:55 , Processed in 0.2806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